我省三案例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名单
案例20: 案例20: 案例研究:苹果与三星的专利诉讼谈判 #生活技巧# #谈判技巧# #商业谈判案例#
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评审和公示,确定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的三个案例成功入选,分别是凤翔泥塑:“泥耍货”变身“聚宝盆”,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3个案例。
近年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各地依托本地区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已累计建设了2500余家非遗工坊,并使其成为各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此次入选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体现了各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和典型推广价值。
凤翔泥塑:“泥耍货”变身“聚宝盆”
围绕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建立的新明泥塑工坊,已累计开发设计创作新的泥塑品种60多项。目前,工坊下属加工生产农户68户,对口帮扶贫困户11户,工人35名,年产泥塑等各类手工艺品10多万件,年度接待国内外游客11万多人次。已举办专题培训班8场次,培养了300多名学徒,为1300多名实习学生、残疾人等授课120多课时。已解决就业人数118名,安置贫困户及残疾人就业6人,带动相关产业扶贫人数46名,月收入达到4500元。
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
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非遗工坊职能作用,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妇女2000余人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年制作工艺品5万余件,产值300余万元。带领绣娘年制作工艺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从业人员5000余人,帮助脱贫户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采取“公司+合作社+非遗传习所+培训学校+生产基地+农户+外贸企业+电商平台”的非遗传承和生产经营模式,将非遗项目洛南草编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近三年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500余万元,带动6800余人从事手工编织,走上增收致富路。
陕西再添35所省示范幼儿园
注意!今日开始!
免收3.34亿元;刚刚!西安官方发布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三秦都市报官方网站www.sanqin.com
来源/ 三秦都市报-秦闻
本期监制/杨丽
本期编辑/舒欣
网址:我省三案例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名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1701
相关内容
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示【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梅山棕编:绿色棕编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
“三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福建四个案例入选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浙江省2023年度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发布 我省法院一案例入选
四川3案例入选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她用旧报纸变废为宝
石家庄榜上有名!2024年科学健身指导典型案例典型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