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肥胖管理需多学科协作 倡导定期健康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
科技手环监测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科技玩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1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徐倍教授21日对记者表示,肥胖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亟需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干预和管理。
“科学用药 健康减重”蓝皮书科普沙龙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本次沙龙围绕《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蓝皮书,旨在通过专业分享与互动体验,提升公众对肥胖症的科学认知,普及科学减重与合理用药知识,助力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徐倍教授在活动上表示:“《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蓝皮书为公众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次沙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减重的重要性,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本次沙龙由诺和诺德公益支持,将蓝皮书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公众可理解、可操作的健康管理实践。
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5世界肥胖地图》显示,2025年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41%体重超标(按BMI≥25kg/㎡),9%的成年人伴有肥胖(按BMI≥30kg/㎡)。预测至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将达到5.1504亿。如果按照中国超重/肥胖的BMI诊断标准(24kg/㎡和28kg/㎡),这些数字会更高。
作为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卢列盛教授结合蓝皮书基于2076份真实调查数据的分析,分享了《肥胖症的健康风险与公众认知现状》。“蓝皮书数据显示,公众对肥胖的认知普遍不足,近半数受访者(42.39%)认为自己仅‘微胖’,而实际BMI≥24kg/㎡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中,37.07%未能正确评估健康风险。”他指出,“肥胖不仅是外形问题,更是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200余种并发症的元凶,位列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因素。”卢列盛教授呼吁,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体重管理观念,采取早期干预措施,遏制2030年超重/肥胖率可能高达70.5%的趋势。
在活动中,参会者现场测算腰围和BMI(身体质量指数),并通过专家指导理解蓝皮书推荐的医学减重方案,探索个性化减重路径。专家现场解答疑问,帮助参会者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并制定合理目标。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科主任卜乐教授分享了《科学减重与合理用药的综合策略》。她表示:“蓝皮书调查显示,公众对减重药物的态度两极化,部分人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忽视饮食与运动的基础作用;另有部分人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抗拒治疗,导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科学减重需结合医学营养治疗(MNT)、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减重药物,如GLP-1RA类药物。”这位专家强调,肥胖管理需多学科协作,包括营养学、内分泌学和心理学支持,同时警惕短视频平台上的虚假减肥信息,倡导通过定期健康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实现长期体重控制。
公益支持方诺和诺德方面表示,肥胖症作为一种复杂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我们很高兴看到肥胖症治疗手段的进步,其中,以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RA类药物正在成为肥胖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能够帮助患者在安全有效减重的同时,预防和改善相关并发症,改善不良临床结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处方药,减重版司美格鲁肽适应症、禁忌症和用法、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非适用人群不应擅自用药,用药的患者需要在医疗专业人士指导下规范使用。 (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网址:专家:肥胖管理需多学科协作 倡导定期健康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5419
相关内容
暑期“吃多动少”致肥胖?专家建议:需“管住嘴、迈开腿”科学管理体重 引领健康生活
国家倡导减肥!一起来运动,拥抱健康生活新方式!
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发政协委员热议 国家督促减肥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肥胖危害大!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恢复健康生活?
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 专家支招科学减重
健康管理和生活指导.pptx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儿童营养水平
北京推出“体重管理年”活动 科学管理体重 引领健康生活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 健康体重需要终生管理,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