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20多年工作狂,才知道这不是敬业,是软瘾

发布时间:2025-09-23 10:15

在工作中,勤奋敬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道德规范#

高姐是单位有名的工作狂,而且“狂”了20多年,直到她遇到了兄弟单位的另外一个工作狂。

这位工作狂比她还“狂”,高姐是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不逛街,不聚会,不陪孩子,极少看望老人;这位工作狂不止把子所有时间用来工作,还喜欢叫上同事们一起,部门开会常常到晚上十一二点,不管是不是周末就召集大家加班……而他本人众叛亲离,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自己。

高姐从这位工作狂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突然泪流满面:这样工作还是在工作吗?

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咨询师朱迪斯·莱特用“软瘾”来定义这种工作狂的行为,并且著有《软瘾》一书。在书中,作者用个人和职业发展领域丰富的经验,对软瘾做了彻底解剖,破解软瘾的密码,给我们摆脱软瘾、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可行方案,让我们完全可以终结那些窃取时间、夺走生活的强迫性习惯。

01

是的,我有软瘾!但是……

“温水煮青蛙”就是软瘾的代名词。

软瘾就是像工作狂、购物狂、拖延症这样,不像吸毒酗酒一样危险,看似无害,但是占用时间、精力、金钱,一点一点麻痹我们的感知和意识,让我们生活质量极低,离自己的希望过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

软瘾虽然占据了我们的时间,但是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是在快乐之后更加空虚,需要更加大量的软瘾行为来占据我们的时间。这一种恶性循环使陷入其中的人既不自知,也不能自拔。

作者说:你不会死于软瘾,它只是会让你活得不够好。

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1%的美国人承认自己有软瘾,而另外9%的人,据这项调查人员推测只是否认而已,其实也是有软瘾的。作者说没有见过没有软瘾的人。

全民皆软瘾,我有了软瘾,就无可救药了吗?

02

软瘾的深处是积极的内心需求

然而软瘾也不是罪,它只是在安抚自己的时候用了错误的方法,在逃避情绪的时候进行了错误的尝试。

作者说:“大多数的软瘾都可以追溯到我们小时候。它们是我们为了应对这个世界而习得的行为或态度,会被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错误观念强化。”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希瑟在儿童时期,注意到:自己会因为漂亮而得到更多的赞扬。于是在自己感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就把自己打扮漂亮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她认为不管她做得好还是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外在。成年后,不管是服装还是鞋帽还是饰品,她都不惜刷爆信用卡去购买,力争让自己漂漂亮亮。

作者还例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当我们渴望爱和安全感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而是用了软瘾的方式。软瘾习惯往往是不合适,但是充满创造性的尝试。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并同情软瘾患者的行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指定合理的策略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从而和软瘾说拜拜。

03

掌握加减法,你会活得更好

作者和《软瘾》一直在为帮助人们摆脱软瘾做努力。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8个关键技巧,这8个技巧帮助作者摆脱软瘾,过上了有内涵的充实生活。

其中“加减法”我觉得很好用。

加法:

如果你的生活已经被软瘾占据,那么你更需要的是加法。就是你的生活需要添加更有意义的活动。更有意义的活动好比“麦苗”,就会慢慢占据原来像“杂草”一样的软瘾。

美国爵士乐作曲家艾灵顿公爵说:我只是用生气的力气去写了些蓝调。

减法:

减法的意思是降低投入软瘾的时间、金钱、资源和精力所占的比重。不一定就完全不看电视剧,完全不购物了,降低比重之后,时间越长,比重也越低,我们就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金钱、资源和精力了。

书中还有7种很好的方法,也可以让你告别软瘾,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可以都试一试。

04

写在最后

《软瘾》告诉我们:你的生活应该更加充实,那我们还等什么?用书中这些方法终结生活中那些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软瘾,过上更有内涵、更充实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可以更美好!

网址:当了20多年工作狂,才知道这不是敬业,是软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7187

相关内容

当了20多年工作狂,才知道这不是敬业,是软瘾
《软瘾》:学会告别软瘾,才是充实生活的开始
不加班是什么体验:不加班=不敬业?
游戏成瘾=精神病?争议背后是警钟
手机不离手,原来这都是电子设备上瘾症
开了多年车才知道,所谓老司机传授的,这几个省油技巧全是骗人的
火了20年,她绝对是个“狠人”
当我开始记录时间后,我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网购成瘾的老年人,最有消费力的猎奇玩家
春节家居大扫除才是“敬业福”!保洁阿姨:用这5招更省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