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停留在“压力管理”的思维吗?现在流行的趋势是“恢复力训练”。
在《不疲累的工作术》一书中提及:世界上有异常气象、地震、海啸等灾害,且在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全球金融体系残弱一面彻底被揭开,人们才惊觉,国家也需要有承受这一切意外状况的强韧特质。
国际政治界、财经界的领导者认为“变化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采取“我们得改变自己,来适应变化”的态度逐渐变成主流,在2013年度的“世界经济论坛”中即以“恢复力”为主题,进行广泛讨论。
“恢复力”对个人亦然,在公司不断降低成本下,感受到的压力可能越来越多、工作忙碌程度有增无减,一旦挂上“deadline”两字(期限),很难不被所谓的“终点”绑架,进而产生急迫感;严重的是,在宛如“幽灵船组织”(编按:是指船员死绝后,依旧航行于海上的船,在此处用来借指“留不住人的组织”)工作,更惨的是遇到大裁员,对个人工作者来说,就是非常大的困境。
一般而言,人不脱以下10种负面情感:疲惫(Exhausted)、悲伤(Sadness)、忧郁(Depressed)、不安(Anxiety)、罪恶感(Guilt)、羞愧(Shame)、愤怒(Anger)、恐惧(Fear)、嫉妒(Jealousy)和羡慕(Envy)。
拥有“正向心理学教练”认证资格的久世浩司在采访一流企业中高潜力人才后发现,勤奋工作也不容易感到疲惫的人,都具备恢复力训练的3种习惯:
1. 当天马上切断负面连锁反应的习惯。
标签,是有形的;情绪,是无形的。久世浩司建议:尽管每天需要面对“情绪标签”,指的是前面所提的10种负面情感,马上转念很难,但可以透过练习,练习、再练习,最后达到当下摆脱的境界。
知名制作人、歌手李宗盛在一部最新的12分钟广告短片中结尾直陈:“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管是踏对了或者踏错的,都是滋润自我成长和往前走的养分。
放下悬念,大师也是如此。电影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就曾说:“年轻的时候,我认为我肯定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我现在不是,我有我的局限性。但是你知道,即便你自身有局限性,只要你尽了全力,只要你不出卖自己,不被不值得的东西收买,你仍然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不必一生都鞭挞自己,你又不是达文西,我也不是。”
他“失败”了吗?并没有。还是专注在自己电影创作,源源不绝。伍迪·艾伦并非鼓励你放弃或妥协,而是,暂时深呼吸,关掉负面思考的连锁效应开关。“人生应该是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告台词。即使天气很热,埋头苦干的你,偶尔看看蔚蓝天空中千奇百怪的云朵形状,天马行空的幻想,想像力可能就是切断负面情绪毒素的最佳药丸。
2. 每天感受到压力时,就训练自己“恢复力肌群”的习惯。
此外,人是容易被制约的动物,待在“舒适圈”习以为常,变动最小、冲击最低。只是,处于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世界里,“恢复力肌群”的建立,就很重要了。
什么是“恢复力肌群”?就跟固定运动一样,透过肌力训练,来“驯化”变松的肌肉,作法是一样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可以是写“感谢信”,这是有获得研究证实的有效方法。像IBM、P&G等一流企业执行长,会固定一个月写封信员工,交代愿景外,最多就是感谢员工的付出,落实到个人工作、生活亦然。
3. 确保自己偶尔停下来,回头审视的时间习惯。
独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艺术。从领导者到新鲜人,再忙都要记得给自己一段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这段“缓冲区”,可以是以天、以周、或以年为单位来行动。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就是一个例子。他在担任CEO时,一年两次,会到美国北西部一处与外界隔离之处,度他称为“Think Weeks”的一人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他会研读平常没时间看的深度长文,多半是未来科技预测和提案报告,据说他能一星期读完一百份报告。
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产业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这是一段属于他的“创造性思考”时间。建立如此习惯者,包括苹果电脑前创办人乔布斯、脸书的执行长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不可逆的事情或许层出不穷,但,你的脚步可以轻缓。
喝“鸡汤”固然有意义,但职业能力的锤炼也必不可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扫尘(ID:saochen77),每日专题凝练你的各项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