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大调研

发布时间:2025-09-27 16:38

《静养养生法》- 强调静心养神,对于缓解老年人压力有很大帮助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老年人养生书籍#

关注

在家居环境的方寸之间,一场场“看不见”的适老化改造正在悄然进行。这些改造或许不易察觉,却能从老人的身心需求与照护者的实际困境出发,用“隐形化”的设计,让温暖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既守护老人的尊严,也为照护者卸下肩头的重担。

图片

调研样本

隐形设计减少抵触 尊重习惯留住回忆

蔡沐华的姥姥年近九十,除了血压有点高以外,身体状况还很不错。“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需要给姥姥提供一定支撑,但如果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扶手,又担心她会觉得不舒服。”经过一番权衡,蔡沐华决定在为姥姥家做适老化改造时,将扶手“藏”起来。

进门左手边的折叠式换鞋凳,翻下可坐,上方扶手与凳子融为一体,并不突兀;右手边鞋柜留出高度合适的开放格,姥姥可以顺手扶着,既起到支撑作用,又避免“衰老”暗示。

图片

在卫生间的改造中,蔡沐华也花了不少心思。马桶右侧的折叠扶手平时可紧贴墙面收起,减少姥姥对“特殊对待”的抵触心理;左侧墙上的壁龛,不仅具备储物功能,还可以辅助起身,让姥姥在不知不觉中借力。

图片

“姥姥特别爱囤东西,好多都不舍得扔,屋里慢慢就成了‘垃圾房’,有些地方无处下脚,稍不留神就会被绊倒。”蔡沐华并没有选择“一扔了之”,而是和母亲花了两个月时间,将姥姥家的东西一件件整理出来。随后,又请来整理收纳专家,结合老人的生活习惯量身设计收纳方案。

整面墙的储物柜内配齐收纳盒,姥姥的各类杂物都能分门别类存放,就连塑料袋都有专属空间;柜子最下方的格子直接落地,便于姥姥将常用的小推车收进去。蔡沐华还在柜内增加照明设施,让姥姥找东西时可以一目了然。

对于承载着回忆的物品,蔡沐华更是格外用心,确保这些与人生经历相关的物件始终处在姥姥目光可及的范围内。“让姥姥在井然有序的家中,既能感受到环境的安全便捷,又能触摸到熟悉的生活痕迹,觉得‘心有安处’。”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看来,改造过程中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对于喜欢囤东西的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储物空间,让老人知道东西‘没被扔’。”周燕珉谈到,这样做既避免杂物堆积影响通行,又能给老人一种安心感。“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带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留下来,比如孩子的照片等。每当老人看到,都能想起很多与之相关的片段,这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慰藉。”

专业辅具省力安心 微小细节双向关怀

事实上,一些适老化改造不仅是对老年人的温暖守护,还是对照护者的温柔托举。

家住大兴区瀛海镇的朱秀珍已入耄耋之年,在卫生间意外跌倒后,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老人骨质疏松严重,身体稍微一碰就可能引发疼痛甚至骨折,五个子女轮流照护时始终紧绷着神经。

“老人以前睡的是普通床,床本身很低,高度还不能调节,日常护理特别费劲。”大儿子李宝军回忆道。天热的时候,小女儿李宝荣每天都要给母亲擦身,“擦身时动作必须十分轻柔,每次起码要折腾半小时,结束后腰都直不起来。”

去年,瀛海镇针对高龄、失能、残疾等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朱秀珍进入首批改造名单。“我们委托专业机构逐一开展入户评估,定制改造计划,提供扶手、沐浴椅、护理床等适老化产品。”瀛海镇副镇长张硕介绍,在区财政一次性补贴的基础上,镇财政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作为受委托方,北京安馨在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结合评估结果,为老人配置了电动护理床及防褥疮充气床垫。

图片

电动护理床可以轻松调节高度,方便照护者帮老人擦身或翻身;角度也能灵活调整,便于老人调整躺卧姿势;床侧的护栏设计,有效避免老人坠床。搭配的防褥疮充气床垫则可以通过体位产生气流变化,降低老人因长期卧床带来的褥疮风险。“这些真是帮了大忙,母亲在床上躺得更安全更舒服了,我们照顾起来也能‘松口气’。”李宝荣的话语里满是欣慰。

作为80后独生子女,工作繁忙的孔悦只能请来保姆,协助自己照顾父母。父亲患上脑梗后,右边身体活动受限,只能依靠左手完成日常动作。她特意买来适合左手使用的筷子,帮助父亲实现自主进食,而非依赖保姆喂饭。

孔悦庆幸,之前给父母装修房子时,已提前将适老化设计融入其中。卫生间、浴室、马桶旁等老人日常动线上均安装有扶手,父亲能够自主完成如厕、洗澡等活动。这样,既避免了老人尴尬,也减轻了照护压力。

图片

“适老化改造必须兼顾照护者的操作便捷性。”周燕珉谈到,比如,马桶旁除了给老人安装扶手以外,还要留够照顾者站立、转身的空间,让照顾者帮忙擦身、扶老人起身时,不用挤在狭小空间里反复侧身、弯腰。移位板等辅助工具也很管用,照顾者只要把移位板架在床和轮椅之间,就能帮助老人挪过去,既省力又安全。“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是对照护者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重视,从而更好地承担起照护责任。”

调研手记

改造既要“安身”又要“暖心”

适老化改造绝非简单的“设施堆砌”,而是一场关乎“人”的关怀实践,既要保障老人的身体安全,又要关照其精神需求;既要减轻照护者的体力负担,也要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

图片

对老人而言,家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承载记忆与情感的港湾。改造中如果一味追求“整洁”而强行丢弃老人的物品,实则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忽视。适老化改造应当跳出“功能至上”的思维,让改造后的家依然是有温度的家。

对照护者来说,长期的照护工作往往意味着体力的透支与心理的压力。适老化改造中,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能大幅减轻照护负担,让照护者从“疲于应对”转向“从容照护”。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节传递出的“被关心”,能缓解照护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重视,从而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适老化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人心。我们需要以更细腻的视角、更共情的态度,既做好“看得见”的设施升级,也兼顾“看不见”的情感关怀,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家中安享晚年,让照护者在温暖的支持下轻装上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宗媛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2025养老大调研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0742

相关内容

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如何满足老人需求?——来自基层的养老调研报告②
社区居家养老调研简报重塑老年人幸福生活
山东大学孝行夕阳调研团|济南市隔代抚养调研札记
2025年智慧社区养老助餐项目健康食谱规划研究.docx
2025年健康养生市场需求调研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5年中药饮片产业调研预测
养老用房需求调研分析(未来十年,养老产业如何布局?)
速看!《老年人居家养老健康风险调研报告》发布:康养路上慎防“跌倒”
2025年壁橱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调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