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出游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29 08:24

寻找导师时,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指导。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人生导师#


好的旅游指南,就是让用户的决策更简单,少些套路,多些真实。

商业与生活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1972年,新婚不久的惠勒夫妇想要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一场环球旅行。他们从英国开始,一路穿越亚洲,最终抵达了澳大利亚。

但在尼泊尔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生中最窘迫的情况,身上只剩下了两毛七分钱。为了筹集费用,根据自己的经历,他们出了一本简单的旅游小册子,没想到就此开创了一个旅游指南出版帝国“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顶峰期,Lonely Planet约占了全球旅行指南销量的四分之一。


孤独星球的崛起,不是偶然。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但是最怕不小心迷了路。所以,人人都需要有一份真实、好用的出行指南。

在惠勒夫妇的决定出游的那个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少,走在路上,要么靠手里拿着一份地图,要么靠不停的问路。但时代的进步,让旅行这件事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地图导航和大数据的发展,让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轻松。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地图APP,就可以勇闯天下。而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人的旅行经历,也都可能成为别人旅行指南的一部分。


在十一黄金周到来前夕,一份由最多人参与的旅行指南——“高德指南”正式上线。这份指南的背后,是高德地图上10亿“过来人”真实出行的大数据,也是对大众真正有帮助的出游指南。

“相比一些营销导向或评委评判制的榜单,高德指南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是基于高德近三年累计用户的出行导航和搜索热度综合得出,而且榜单推荐会动态更新”。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认为,好的旅游指南,就应该让用户的决策更简单,少些套路,多些真实

01

用户用脚投票的指南

据悉,高德指南首批上线的是出游榜单、酒店榜单和美食榜单。现在,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索“高德指南”或者“城市名+指南”即可查看各城市的高德指南榜单。而在模式上,高德指南分为榜单模式和旅行地图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在地图中看到周边吃喝游玩目的地,探索周边。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旅游指南,大部分都是由作者、评委们编写出来的。这些作者、评委们在制定选择标准时,难免会加入自己的主观价值取向。

高端的酒店、餐厅指南,专业评委们的选择标准,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普通人的住宿、用餐需求。而那些由用户参与评论的主流社区,又是商户们营销的阵地。商户们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往往会采用刷好评等营销手段,让评论和打分没有真实的反映出人们的感受。

而高德的数据,是用户用导航距离和时间投票出来的。

比如,有些人愿意频繁地开车往返几十公里,只为了去郊区的一个小店吃一顿鱼头、炒鸡。当有一群人愿意不停地往返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有过人之处,哪怕它只是一个苍蝇馆子。

“我们推出高德指南,希望能够回归初心,让用户用脚投票。”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说,“这也是高德指南和其它榜单最明显的一个的区别,导航更加真实,很难去刷。”

02

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前一段时间,高德出了一个北京周边游的榜单,第一名亲子周边游是平谷桃花海。看到这个名字,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的第一反应是,一定是数据错了。因为这个地方,他都很少听说。

但是,仔细看了数据后,他发现,当时正值桃花盛开,平谷桃花海确实是流量最多的地方。但再看其他的时间段的数据,尤其是冬天,这里就没有什么游客了。


春天看花,夏天看海,冬天看雪,这是人们旅游最普通的规律。而且,即使是同样的时间点,不同的景点也会吸引不同的人群。以北京的公园为例,经常逛公园的人们可能会发现,圆明园里恋爱的年轻人最多,奥森公园里更多的则是带着孩子的家长。

高德的也数据显示,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需求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有一些网红店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去的都是外地人,本地人根本不会去。而另外一些,是只有常驻本地的人才能找能得到的一些餐馆。

人们出行,根据时节、场景不断变化。而导航的数据,最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因此,与很多多年不变,或者一年一更的榜单不同,高德指南会随着春夏秋冬会频繁的发生变化

郭宁表示,高德指南的榜单场景,是基于海量丰富数据的场景刻画。在空间场景上,既有本地人爱去榜,也有外地人必去榜;在时间场景上,会考虑初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出游榜;而人群场景方面,则有适合亲子、情侣、自驾等不同需求的细分榜单。

以“北京指南”为例,该指南包括了“周末去哪儿”、“自驾游”、“亲子遛娃”、“城市必打卡”等一级标签,每个一级标签下还有若干二级标签。可以说,这些标签完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国内用户出行需求正在持续增强。高德大数据显示,最近三个月周边自驾游用户数持续增长,8月份较6月已上涨50%,周边短途游热度很高。而8月以来,包括必游景点、5A/4A景区在内的异地必游类榜单浏览量上涨最高。

旅行是一个发现世界的过程。中国新的地方带来新的惊喜,旧的地方带回旧的感情。“高德的愿景是连接真实世界,让出行更美好。”郭宁说。

03

高德的初心和展望

多年前,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第一次来北京,先买了一张纸质的北京地图。那张传统的地图里,不仅标注了公交路线,还标注了著名景点、小吃。在他看来,今天的地图APP,只是把这一切真数字化了。

“以前高德出行的定位只是数字化了导航或者是交通的部分,今天推出的指南,只是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把更多的场景数字化了。”郭宁说。


地图本身,是对真实世界的刻画。而门票和酒店,是人们出行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真实世界线下交易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两三年前,高德地图上就有酒店和门票业务了。但是,当时高德并没有着重去拓展,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链接汇合。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虽然是疫情相对严峻的时期,但高德地图上酒店和门票的用户使用频率却出现了数倍的增长。这让高德感到非常惊讶。

一方面,疫情影响了用户的心理和习惯,就连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也会使用地图的“发现周边”找商场,找ATM,找药店,买口罩等。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景区采取了限流措施,提前预定门票成了硬性规定,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提前预订门票、酒店等。

观察到用户需求的变化后,高德对酒店、门票等业务做了进一步的拓展,通过聚合飞猪、携程、艺龙等不同OTA平台上的信息,方便用户比价和选择合适的产品。而且,无论是景点、酒店,不用二次跳转,用户都可以直接在高德上购买。

郭宁强调,高德不是OTA公司,短时间内也不会下场去做传统OTA的工作。“高德的初心不是为了做指南而做,而是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一个特别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高德更注重的为用户创造价值。

出行是一件个性化明显的事情。

有人喜欢在出行前做好详细的攻略,订好酒店、机票、门票,这个时候,地图就是人们提前做决策的重要工具,比如通过查询酒店和景区的距离,景点到景点的路线,安排每日的游览计划。也有人喜欢随心所欲,走到某个地方再现场决定自己要去的景点,想要住的酒店。

高德认为,如果在用户搜索的时候,能够展示更丰富的信息,就可以帮用户做更好的决策。比如,高德指南可以告诉用户,一个地方到底有多好、有多少人导航去过。以“城市必打卡”为例,其中的必游景点、必吃美食等都是根据最近一个月导航量进行的排序,点开具体的景点之后,可以直接订票,也有语音讲解、景区助手、游玩导览用户评论等内容。


“我们希望在出行诉求的基础上能够更多的满足用户的决策需求。”郭宁说。现在各种场景都在做个性化服务,当用户在地图上的表达越来越多的时候,地图就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根据地图场景做顺延,高德希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功能,满足不同的场景下的需求。去年,高德就发布了“ 景区随身听”服务,满足旅游用户对景点知识的需求。

从帮助用户精准的找到目的地,到帮助用户做决策,发现更多的“目的地”,高德地图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商业生态,也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End—

网址:2020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出游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6227

相关内容

为什么我们需要《指南》?
自驾游需要带什么,物品指南?(冷枫著)
出游“避坑指南”为什么火?
【旅游需要带什么东西】旅游需要准备什么,旅游需要带的必需品
出门旅游需要带什么东西(出外旅游都带什么)
第一次去台湾旅游需要准备什么?台湾旅游装备指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
我们为什么要多吃“草”?|附植物性饮食指南
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海南低价旅游攻略大全免费游玩省钱指南2020最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