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便秘困扰着很多老年人,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便秘的患病率为15%~20%,80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20%~37.3%,老龄化是便秘的高危因素,而现实情况是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便秘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的社会健康问题。因此,深入了解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老年人便秘的常见原因
生理机能的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退行性的病变,老年人的肠道平滑肌功能减退,肠道的神经感受器对刺激的反应迟钝,腹壁及盆底肌松弛,导致肠道的“推进力”不足,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积聚,排出困难。另外,唾液、胃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吸收减慢,也增加了便秘的风险。
疾病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身体机能在退化,全身性疾病也在增加,如糖尿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引起胃肠道肌肉和神经的病变,从而诱发便秘。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可引起驼背、姿势改变,继而导致排便不畅。还有,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肠道肿瘤性病变亦可直接影响肠道功能。
不良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常因牙齿问题或咀嚼无力,偏好煮的极软的细粮,而减少了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而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缺乏膳食纤维会使粪便体积小、不易排出。同时,老年人的口渴感减退,饮水量减少亦可导致粪便干结,进一步加重便秘。此外,油脂的摄入也很重要,适量的油脂可润滑肠道,而一些老年人长期素食、水煮菜,缺乏油脂的摄入,亦可加重便秘。
缺乏运动
老年人因退休、或患骨关节疾病、偏瘫、严重心肺疾病等慢性病,活动量明显减少,身体代谢减缓,肠道蠕动减弱,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可引发或加重便秘。
药物因素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一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均可能抑制肠道蠕动或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导致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问题可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蠕动,导致便秘。
便秘对老年人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用力排便时会使腹压骤然升高,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为危险。
损害肠道健康
长期便秘导致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干结的大便可肠粘膜产生机械性损伤,增加肠道炎症、溃疡、痔疮等发生的风险,甚至可形成“粪结石”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疾病。同时,肠道内细菌会分解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产生毒素,毒素被肠道吸收后会损害肠道的功能,还可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便秘。并且,长期便秘还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会引起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失眠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应对老年人便秘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食用润肠通便的食物
膳食纤维是肠道的“动力引擎”和“膨胀剂”,老年人每日应摄入30g左右的膳食纤维,可进食全麦面包、芹菜、苹果、香蕉、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要避免一次进食大量膳食纤维导致腹胀。同时,蜂蜜、南瓜、玉米、白菜、橙子等食物亦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多喝水
老年人应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多喝温水有助于润滑肠道、软化大便。晨起空腹饮用温水300-400ml效果较好。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三餐前半小时、上午10点左右、睡前1小时可适当饮水。
适量进食健康的油脂
初榨橄榄油(凉拌或低温炒菜)、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深海鱼(三文鱼、鲭鱼、沙丁鱼等)、牛油果、坚果等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软化大便、润滑肠道、减缓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但要注意控制总量的摄入,烹调油总量应控制在每日25~30克,要避免油炸食品。
适当运动,让肠道动起来
日常运动
老年人应多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饭后休息30分钟后,出去活动30-40分钟,这样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床上运动
一些老年人长期卧床,这时可做仰卧“蹬自行车”、下肢屈伸,或家属协助翻身,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道蠕动。
按摩腹部
睡前或饭后1-2小时,仰卧屈膝,以肚脐为中心,力度适中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10-15分钟,亦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的最佳时间是晨起后或早餐后15-3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是肠道自然蠕动的活跃期,有助于排便。所以即使无便意,也要固定去厕所5-10分钟。晨起、餐后出现的便意千万别憋,及时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正确的排便姿势
蹲姿排便更接近自然的排便姿势,有助于顺畅排便。若使用坐便器,可尝试在脚下垫一个20cm左右的小板凳,使身体稍向前倾,膝盖略高于臀部,这样可使排便更省力。但要注意,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肛门损伤或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选择合适的药物
若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的调整仍不能改善便秘的症状,这时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通便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益生菌等,避免自行滥用泻药,以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心理调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家人、朋友的陪伴、交流,积极参加室外活动,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
及时就医
老年人的便秘还要高度警惕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果患者有便血、腹痛、体重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便秘已经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且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困扰,所以应高度重视老年人便秘,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方法积极预防和缓解便秘,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让老年人拥有舒适健康的晚年生活。
作者:袁志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审核:尚占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