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探索“轨道+”模式 赋能城市治理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地铁、轻轨等地下交通成为城市快速出行工具。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对交通的革新#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探索“轨道+”模式 赋能城市治理
2025-09-29 15:09:45 来源:安青网
在地铁站里领结婚证?凭求职码免费乘地铁?站点变身“一站式”生活服务点?这些原本只存在于设想中的场景,正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地铁站点成为现实。
作为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合肥市把地铁网络作为创新治理的重要平台,探索“轨道+”模式,将青年视为“城市最佳合伙人”,努力打造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青年发展生态,生动诠释了“城市与青年共成长”的理念。
“轨道+畅行” 出行更高效
聚焦青年高频的职住通勤与城际流动需求,合肥不仅持续织密地铁线网,更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例如,地铁南岗站创新开通直达新桥机场的“空轨专线”,旅客凭乘机凭证即可免费乘坐接驳巴士直达航站楼,实现“家门-车门-舱门”的无缝衔接。联合轨道公安等单位,推出诚信“白名单”计划,通过安检前置,优化学生进站流程,提高学生进站效率。响应市民需求,推出绿波换乘模式,压缩换乘时间......这种“轨道+畅行”模式,显著提升了青年在就业创业、商务出行、休闲娱乐中的时空效率和生活便利度。
“轨道+生活” 服务更贴心
针对青年快节奏生活中的“微需求”,合肥地铁站点巧妙嵌入丰富的生活服务场景。理发店、便民洗衣房、快递驿站、图书借阅角、共享化妆间、共享雨伞等服务设施,在站厅层、出入口等空间“见缝插针”。以2号线安农大站为例,十余元即可享受快捷理发服务;多个站点提供衣物送洗到家服务。这些举措让青年在通勤的碎片化时间里,轻松解决生活琐事,有效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提升了“15分钟生活圈”的质感。
“轨道+机遇” 成长更广阔
合肥积极拓展“轨道+”的就业创业服务功能。联合市人社部门举办大型招聘会,并推出“择业邀请码”,应届毕业生凭码不仅可获交通补贴,还能免费乘坐市域公共交通前往应聘或工作地。同时,轨道站点空间成为青年创新的“孵化器”和“展示台”——承办创客活动、创新项目展示,邀请高校学生和创业团队参与地铁科研课题,为青年人才提供宝贵的工程实践与运营维护经验。在3号线幸福坝站启动了“职等你来”招聘墙首场活动,青年志愿者为求职者提供政策解读、简历优化等“一站式”服务。活动现场吸引了近百名青年参与,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岗位,初步达成多项就业意向。
“轨道+幸福”:情感更温暖
青年婚恋社交需求得到创新性回应。3号线“幸福坝”站巧妙利用站名蕴含的美好寓意,于2024年设立“幸福坝婚姻登记处”,青年通过线上预约,即可便捷地在此完成婚检、登记等手续。据统计,该站点已为超过2000对新人见证幸福起点。站点还推出“心动驿站”相亲服务,融合资深红娘经验与大数据匹配技术,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在妇女节、七夕等节点,精心策划主题相亲会、音乐会等活动,将站点打造成青春感、参与感兼具的“幸福地标”,既解决了实际需求,也拓展了青年社交圈,增强了城市的人文温度与社区归属感。
可以看到,“轨道+”的系列探索,正在把青年“走得更快、活得更好、干得更稳、爱得更暖”的需求落实在日常点滴之中,让城市公共交通真正成为青年发展的加速器。
从地下穿梭的列车,到青年心中的“第二生活空间”,合肥地铁正在书写城市治理与青年共进的新篇章。“轨道+”模式,是公共交通与城市治理、青年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答卷。它通过将地铁站点打造为功能多元、充满温情的“青春会客厅”,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运转效率,更塑造了独特的青年友好型城市气质。
这一创新实践,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方案。实践充分表明,只要城市真正把青年装在心中,把服务做到身边,把成长放在首位,就能让一座城市,成为无数青年安居、逐梦、圆梦的幸福所在。
(任玉涛)
责任编辑:李志慧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址: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探索“轨道+”模式 赋能城市治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1284
相关内容
成都轨道集团:以“四前置”引领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节能降排措施探索
轨道生活赋能青年人安居 助力城市发展——TOD保障性租赁住房成都模式的探索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G50邀请函┃2024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转型研讨会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与减排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管理探讨与措施分析
论城市轨道交通环控节能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分析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