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旧书不厌百回读

发布时间:2025-10-01 01:46

好书不厌百回读,分享乐在其中。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好书分享#

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

旧书不厌百回读

□保定日报记者 孟丽

市民在“旧书新知”展位选购图书。保定日报记者孟丽 摄

  一本旧书最动人的时刻,或许就是你于熟悉的字里行间,猛然读出了全新的意义。

  9月26日,“地坛书市进保定”的开幕仪式尚未启动,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忙碌的身影已经穿梭在“旧书新知”展区,细致整理书籍,与同事逐一确认展陈细节,静待那些爱书的新朋友、老朋友。

  “中国书店此次携带了数千种旧书来到保定,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希望为保定的读者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在刘易臣看来,区别于书店,书市文商旅体结合得更好,给读者营造了更开放、活力更强的购书环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淘书的快乐,可能只有淘书人自己能够感受到。

  地坛书市,早已与史铁生和《我与地坛》融为一体。“旧书新知”展位上,“史铁生和他的朋友们”专题系列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围绕地坛的文化元素以及史铁生的朋友圈,我们特别推出‘史铁生和他的朋友们’专题系列,将史铁生和他的文坛朋友莫言、余华的十余种代表著作带到保定,希望给保定的读者带来一场文学上的享受。”刘易臣说。

  开展首日,记者在“旧书新知”展位偶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莲池书院院长郑新芳,这位一辈子教书、写书、编书的老先生,拿着自己选购的几本书籍笑言:“活动太好了,挑选的余地特别大,就是买太多了拿不动。”老先生建议年轻人还是要原汁原味地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才能进步。

  第二次参加“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保定读者对于读书的热情让刘易臣印象深刻。“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文化积淀深厚,保定读者的热情,尤其是对阅读的热情,让我们既欣喜又兴奋,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

  伴随着秋日暖阳,“旧书新知”展区渐渐聚拢起选书购书的读者,其中不乏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古旧书的读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已经结束的北京地坛书市,选购旧书的年轻朋友占到50%以上。”在刘易臣看来,这既体现了旧书的文化价值与魅力,也体现了我们对文化传承的热爱,“有了书,我们的文化传承才能在5000年中不断绝。”

  刘易臣特别推荐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再发现》这本书,“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离不开书籍,现在的书市这么火爆,恰恰是因为中华民族骨子里对书籍的热爱。”

  刘易臣说:“‘旧书新知’的真正意义,不仅是旧书与新读的对话,更是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延续、再生。”

中信出版集团渠道运营总监颜斌

让文化交流在书香中越走越近

  保定日报讯(记者邱恩宇 宋文雅)“时隔一年,再次走进保定,读者们的热情还是那般熟悉,宛如老朋友见面。”9月26日,“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现场书香氤氲,人头攒动。中信出版集团渠道运营总监颜斌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此次来保的真切感受。

  作为专注优质内容输出的出版机构,中信出版集团此次为保定读者带来1000余种精选图书。“这些书都经过北京地坛书市的市场检验,销量和读者口碑双优,我们特意把这些‘经得起考验’的好书带来,精准匹配保定市民的阅读需求。”颜斌指着书架介绍道。

  这份用心,源于团队去年来到保定的意外惊喜。2024年,中信出版集团首次参与“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时,携带了600余种图书,最后的销量远超预期。保定读者的阅读热情让团队坚定了“加码”的决心。今年,不仅图书品种较去年增加近七成,册数、码洋数同步提升,现场服务读者的工作人员数量也有所增加。“从选书到布展,我们每一步都想更细致,让大家选得顺心、读得开心。”颜斌说。

  保定读者的亲切问候,让颜斌倍感温暖。“刚开展时,好多去年来买过书的读者,就直奔我们展位打招呼,一声声问候,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亲切。”颜斌笑着说,一年一次的“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早已不只是图书展销,“我们把新的优质读物推荐给读者,也能坐下来聊一聊阅读心得,这种双向深度交流,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从初次结缘到再度赴约,中信出版集团始终以图书为桥。颜斌表示,未来仍会借助这一活动,打破地域限制,持续将更多高品质文化内容带给保定读者,让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在书香中越走越近。

沧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作家赵卯卯在“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上解码《我的,我的》创作历程,为保定儿童文学发展献策

“让更多孩子在书香里遇见美好”

赵卯卯分享创作心得体会。保定日报记者翟志刚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王威)秋意渐浓,书香正暖。9月27日,沧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作家赵卯卯携带刚刚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我的,我的》来到“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现场,分享扎根生活的创作心得,结合保定特色给出儿童文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童话作品《我的,我的》以诗意语言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搭建起孩子独有的精神世界,探讨孤独、死亡与新生等命题,被赞“用童真治愈成人,以哲思照亮生命”。该部作品实现河北作家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奖项上零的突破,并同时囊括2022“中国好书”、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等荣誉,成为现象级儿童文学力作。

  “《我的,我的》不是凭空想象的童话,而是从孩子真实的生命体验里长出来的故事。”谈及创作初心,赵卯卯坦言,这部以9岁男孩王盒盒为主角的作品,灵感源于她对儿童情感世界的长期观察——孩子会给喜欢的事物贴上“我的”标签,会用“身体里的马”形容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细腻的认知方式,成了她破解沉重命题的钥匙。

  创作中,赵卯卯始终坚守“儿童本位”原则。她刻意避开成人化的说教,让王盒盒在ICU里与病友“老鸡蛋头”对话,将死亡转化为“和星星捉迷藏”,把疼痛比作“爆米花的香气”。“孩子能感知到故事里的真诚,回避苦难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恐惧。”赵卯卯说,好的儿童文学不是给孩子造无菌温室,而是陪他们站在真实的土地上,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完成一场温柔的生命启蒙。

  “地坛书市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能够‘走出去’,把优质的图书和阅读氛围带到保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它让阅读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面对保定儿童文学的发展,赵卯卯结合古城独特的文化基因,建议挖掘本土素材,打造“保定特色”故事。“保定军校历史、直隶总督署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宝库。”她举例说,可围绕安国中药文化写少年传承故事,或聚焦古莲花池里的童年趣事,让作品带着鲜明的地域印记。

  探索跨界融合,拓宽传播边界。赵卯卯表示,儿童文学不应局限于文字,可结合本地文化产业,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绘本、儿童剧,或制作成短视频故事,用更鲜活的形式吸引孩子。“儿童文学是播种的事业,保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用心耕耘,一定能让更多孩子在书香里遇见美好。”她说。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旧书不厌百回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1447

相关内容

旧书不厌百回读(旧书不厌百回读下一句)
旧书不厌百回读 西安新闻网
旧书不厌百回读的意思
不厌百回读,在旧书中重温旧时光
4旧书不厌百回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全诗赏析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什么意思
经典不厌百回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手抄报 阅读手抄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