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乐峰山水,领略家乡魅力】④乐峰之美,在于“艺”

发布时间:2025-10-10 02:08

游览山区,徒步领略山峰的壮丽 #生活乐趣# #自然风光#

家乡的风景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当我们背上行囊,在异乡的街头为生活奔波、为梦想打拼时,那些关于家乡的独特气息——或许是清晨山间的薄雾、傍晚巷弄的炊烟,又或是邻里间一句熟悉的乡音——总会不经意间漫上心头,温柔地抚平疲惫。

“人间烟火抚人心,千丝万缕家乡情。”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眷恋,我们特别推出【探寻乐峰山水 领略家乡魅力】系列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乐峰,在山水之间重拾记忆的温度,在烟火之中感受家乡独有的韵味。

乐峰之美,在于“艺”

乐峰的美,不仅藏在山水与文脉中,更凝结在匠人的指尖,融入在烟火气里。这里的传统手工艺与特色美食,是世代乐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 每一份技艺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人文温度。

乐峰手工面线,在闽南地区又被称为“面干”“太平面”“长寿面”,是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手工食品。其制作技艺在闽南传承已逾百年,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闽南民俗文化中象征长寿、吉庆的文化符号。在闽南民俗里,远方亲朋来访或送别、过生日或迎亲出嫁,端上一碗面线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它代表着平安、幸福、长寿,以及那份难以言说的牵挂。

在南安乐峰镇福山村,至今仍有不少坚守这门手艺的匠人。乐峰传统手工制面历史悠久,手艺世代相传,匠人引用当地地下纯净水,以传统工艺辅以现代科技精制,再结合闽南独特气候,经风吹、曝晒、晾干燥等多道工序而成。制成的面线条形润滑、口感地道、爽滑美味且营养丰富,是馈赠亲友的绝佳伴手礼。

看着匠人们揉面、醒面、拉抻、晾晒,那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里,是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一根细细的面线,连接的是过去与现在,是匠人的心与食客的情。当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端上桌,氤氲的香气中,仿佛能尝到时光的味道,感受到乐峰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虔诚。

乐峰肉羹汤,则是刻在乐峰人味蕾上的记忆。无论平日还是假日,总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招牌肉羹汤配上一碗可口的酸菜饭,简单的搭配却能让人尝到幸福的滋味。肉羹汤以骨头汤为底,食材选用当天新鲜的去皮五花肉,加入本地农家木薯粉、小葱及芹菜抓拌均匀,揉搓成团后放入大骨熬煮的高汤,再加入豆腐、猪血、花菜、大白菜煮开,肉羹 Q 弹,汤鲜味美,让人回味无穷。

走在乐峰的主街上,找一家正宗肉羹店,坐下来静静地歇息,静静地享受……桌上那一碗浓浓的面线糊或肉羹汤,无疑是最可口的美味,切入大肠或是醋肉,再撒上些葱花,一碗氤氲香气的美味蒸腾而出,瞬间勾起人们的食欲。乐峰人的制作手艺与众不同,千万缕细长的面线以及可口香喷喷的肉羹和大肠羹,便可成为餐桌上最动人的美味和记忆。乐峰人正是这样用最简单的食材,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忱。每一口汤、每一根面线,都藏着乐峰人的生活态度——于平凡中见真味,于朴素中显温情。

除了手工面线,制鼓技艺也是乐峰流传至今的传统手工艺。乐峰炉星村 60 多岁的黄成土,从 19 岁开始学习制鼓,如今已有 40 多年经验,是乐峰制鼓技艺的坚守者。他做鼓桶、固定鼓钉、油漆……制鼓过程几乎全靠手工,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制鼓看似容易,做起来难,每一道工序都极重体力活,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其中最为繁琐的就是鼓面的制作。”黄成土的话语里,是对这门手艺的深刻理解。

一道道繁琐的程序严格遵循传统,原汁原味。因制作工艺精湛,他的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及永春、德化,还曾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一面鼓,从木材到成品,凝聚着匠人数日的心血,敲响时,那浑厚的声音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诉说着乐峰手工艺人对传统的执着与坚守。这些手艺,不只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乐峰人情感的寄托,是他们与这片土地对话的方式。

未完待续~

文字来源:潘翠芸

图片来源:赵智聪

网址:【探寻乐峰山水,领略家乡魅力】④乐峰之美,在于“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3630

相关内容

《从这里寻找当地美食:峰林布依景区,入冬4日游攻略》峰林布
探寻罗田薄刀峰:完美自驾游攻略与旅行指南大揭秘!
于山水间探寻心灵的故乡
折纸魅力之旅:探寻艺术之乐
体验村味生活 乐享乡村之美(走进乡土中国)
江西婺源:沉浸式领略徽州文化 错峰出游尽享欢乐
携一缕初夏的芬芳 探寻泉城别样魅力
携一缕初夏的芬芳 探寻泉城济南别样魅力
探索海峰湿地:自驾游的完美之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宁静
乐山业之峰,情人节与客户共启美好家装新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