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树名木 明年春天将重焕生机
《城市绿化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生活技巧# #园艺绿化建议# #绿化法规#
原标题:这些古树名木 明年春天将重焕生机
新知
古老树木是“绿色文物”,更是城乡的特殊景观和“乡愁”记忆。怎样让日渐衰弱的古树枝叶茂盛,长青不败?可以通过园林复壮技术使其恢复生长。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获悉,他们获得专利的“古树复壮灌输器”,可以让老树发新芽,病树焕生机。
当日,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工程师谢兴刚正在对接他们专利产品的生产厂家。“明年开春,这项专利技术将推广用于我市的古树复壮,帮助垂危的‘百岁病树’重焕生机。相比传统的复壮手段,这种新技术具有占地小、功能多等优势。”
传统手段面临场地限制等难题
谢兴刚介绍,古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稀有的自然资源。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据此前统计,太原市建成区的古树名木约1094株,以国槐、侧柏为主,两类树种总数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株数的七成以上。其余还包括油松、榆树、枣树以及少量的核桃、椴树、山杨、紫藤。
“任何生物都有生长、发展、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古树名木也一样。古树名木的生命力、抗逆性都会随着时间逐年减弱,生理机能日趋下降,新陈代谢越来越差,直至衰老死亡。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全方位保护,使其‘强筋壮骨’。”谢兴刚说,太原市的古树中四成以上需要复壮。叶色暗淡、树冠不饱满、树顶梢回缩,是古树生长衰弱的几个明显“病症”。
传统的古树复壮手段,是在古树的树冠投影范围内开挖复壮沟,在沟内填埋适量的树枝、熟土等有机材料,达到改善古树土壤环境、提高古树生长的目的。不过,若是场地狭小时,这种方法就没了“用武之地”,因为复壮沟要挖到1米深,而且开挖的范围不小。谢兴刚说:“很多古树紧挨着民居,或紧靠着马路,有的生长在各类特殊的环境中,给传统的复壮手段带来了场地限制。”
场地限制,是不少城市给古树复壮时面临的难题。而且,古树复壮工程的耗时较长,往往复壮周期为三年,需要多次开挖复壮沟,工程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还有一点,这种挖设复壮沟的方法,往往会伤害一定数量古树的主根或侧根,对古树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方法给古树装上“营养棒”
谢兴刚介绍,他们获得国家专利的复壮技术,是在每棵古树的根系周围埋设若干个“灌输器”。这些灌输器相当于一个个“营养棒”,外形呈柱状,外壁由聚氨酯材料构成,具有质量轻、结实耐用、耐腐蚀的优点。“营养棒”里面可以填充肥料和水,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特殊的营养液。这样,将其埋设在树根周围,可引导树木根系进入其内部吸收营养物质。
他说,这个“营养棒”具有增加树根通风呼吸、输送杀灭地下害虫药剂、诱发树木根系生长、浇灌水或液态肥等多种功能,能够长期促进古树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对古树根系因为施工造成的受损问题。
古树复壮灌施器占地面积小,方便施工,只需要施工一次,就可以多年重复施肥,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任何场地实施古树复壮施工,并且不用多次挖设复壮沟,减少了对古树周围地面环境的破坏。
网址:这些古树名木 明年春天将重焕生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4075
相关内容
悉心保护“绿色古董” 上海古树名木重焕生机古树复壮技术让“绿色文物”重焕生机
1200岁古树重焕生机 瑞安为濒死苦槠树“做手术”
探访山西晋祠古树名木:科技赋能 让“绿色古董”焕新生
晋祠千年古树焕“新生”
江山如画|探访山西晋祠古树名木:科技赋能 让“绿色古董”焕新生
贵州:千年“古法造纸”重焕生机
央媒看太原丨晋祠千年古树焕“新生”
活力古镇 古籍焕新……春天里的文化中国“生机勃勃”
国家林草局答央广网:依法守护“绿色国宝” 让古树名木焕发文化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