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亿本地生活市场,淘宝闪购选择“理性进场”
在本地市场淘宝,购买纪念品更划算 #生活技巧# #旅行技巧# #穷游经验分享#
半个月时间,本地生活赛道闯入一条“鲶鱼”。
9月20日早上8点,上海、深圳、嘉兴三座城市的淘宝闪购用户,纷纷发现一个新的消费入口——到店团购。这是一个距离国庆黄金周不到两周的时间节点,此前,淘宝闪购刚在外卖市场掀起波澜,不过数月。
从市场数据来看,本地生活赛道的吸引力足够大。
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或将突破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线上渗透率预计提升至30.8%。在这个万亿级市场中,到店业务一直是利润率最高的板块之一。
但与以往的市场进入者有所不同,在团购业务上,淘宝闪购显得更为冷静和从容。
上线期并没有选择马上全国铺开,而是先在三座城市试点;没有进攻对手的弱点,而是率先聚焦于用户、商家实际需要的品类;没有构建额外的业务体系,而是复用现有的供应链和服务能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发展,从闪购上线以来,消费者和商家都一直希望闪购的优惠和服务能延展到堂食”。
如今两周过去,回看淘宝闪购下场的动作,颇似搅动市场活力的“鲶鱼效应”,却又相当温和——丰富、实惠的团购货品承接了黄金周消费高峰的更多需求落地,充分但不激烈的竞争使得到店市场更加成熟,商家、消费者得到更多选择权、利益,行业也绕开内卷竞争的陷阱。
在为市场带来增量价值的同时,一次业务“补位”,究竟为淘宝闪购带来多少可能性?
黄金周入场,淘宝闪购的“三城实验”
从入场节点来看,淘宝闪购团购业务直接“瞄准”国庆黄金周。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在这个一年中最大的旅游消费旺季,新业务刚上线便选择落地上海、深圳、嘉兴三个热门城市,挑战难度不可谓不小。
为迎接这样的挑战,淘宝闪购在线上、线下都有动作。
线上的产品端,新上线的团购业务除去在淘宝APP闪购一级流量入口与外卖、便利等业务并列,还在支付宝、高德等多个入口同步上线,让用户在购物、出行、支付等不同场景中都能获取。
线下的业务端,团购业务覆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还在三座城市因地制宜展现出差异化的运营思路。
我们看到,作为沪杭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的运营重点聚焦在旅游场景。
在嘉兴,淘宝闪购团购业务不仅联动八佰伴、南湖天地等热门商圈,还覆盖了南湖景区、月河景区、乌镇景区等旅游目的地。
针对外地游客“吃地道嘉兴菜”的到店需求,团购业务针对性地精选当地特色餐饮和嘉兴本帮菜,借此使得团购与旅游消费完成绑定。
另一方面。在消费之都、商业化更加成熟的上海,淘宝闪购的运营策略则体现出对都市消费动线的理解。
团购商家覆盖不少核心商圈,品牌布局也很丰富:既有Popeyes、桂满陇、许府牛等全国连锁品牌,也有楼下酸奶等本地特色商家,更有邻里街边的烟火人气小店,满足正餐到快餐、自助餐、甜品、饮料在内的多元团购消费需求。
相比之下,对于上班族聚集的深圳,淘宝闪购的打法则显得更为“立体”,覆盖年轻人的社区通勤等7大社区生活场景。
地理位置上,团购业务同样覆盖深圳九大行政区的主流商圈以及居民生活区,满足节假日消费与家庭聚餐所需。
品牌选择上,引入陶陶居、奈雪的茶、蛙来哒、农耕记等深圳年轻人熟悉的餐饮品牌,覆盖粤菜、茶饮、湘菜等多元品类。
产品策略上,则通过国庆福利“一人食”、“双人套餐”“多人套餐”等灵活组合满足不同用餐场景,同时辅以茶饮等高频低价产品,降低用户的下单门槛。
不难看出,淘宝闪购没有“标准化方案”,不但在餐品选择上满足城市特色,在线下投放同样根据城市特性制定打法:嘉兴突破旅游场景,上海丰富都市通勤,深圳重点打透社区渗透。三城试点的选择明显经过考量,均具有较强的流动人口特征,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充分触达用户心智,也为后续产品优化与不断完善提供充足的用户观察样本。
到店团购,外卖之后的必然延伸
淘宝闪购做到店团购,逻辑起点在外卖业务的快速增长。
今年8月,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为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为8000万单,闪购整体月度交易买家数为3亿,较今年4月增长200%。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大量餐饮商家的涌入和消费习惯的重塑。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淘宝闪购平台相关人员表示:“随着闪购上线后订单峰值不断攀上新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商家在后台留言反馈,希望增加堂食团购产品。”
综合来看,团购需求的来源不难理解。在用户端,消费者体验过外卖优惠后,进而希望平台推出到店套餐;在商家端,很多商家希望复用现成套餐产品,在新平台上获取新流量。
这种双向的需求推动,使得到店团购的上线显得顺理成章。
而作为一家成熟的平台,淘宝闪购无疑也具有将团购业务快速落地的能力。
第一,团队组织过往沉淀的经验和能力完全可复用。例如,到店团购业务的能与到家业务复用,无需重新摸索地推体系。
第二,平台拥有现成的商家资源,不需要从零积累。对已接入外卖的实体店商家,到店团购能够实现零成本拓展。商家通过复用已有套餐、菜品组合,便可借助平台曝光吸引消费者。
据公开报道,淘宝闪购团购业务从决策到上线,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对于一家体量庞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这样的执行速度并不常见,背后体现的便是淘宝闪购成熟的组织、供给能力。
从团购业务上线说开去,淘宝闪购还将获得多端协同带来的生态价值。
首先是流量维度触达能力的升级。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淘宝日活用户高达4.82亿,支付宝日活用户约3亿,高德地图日活用户约2亿。这意味着,在淘宝闪购上,商家可以一次性触达阿里旗下覆盖的大多数流量客群。
其次是场景维度的进一步整合。高德的出行场景,支付宝的支付场景,淘宝的日常消费场景。三端的场景互补,意味着商家能够一次性在“购物、支付、出行”等多渠道完成曝光。
据前述报道,参与首批上线的一名深圳商家便表示:“流量在那、产品在那,不上白不上,只要有增量、对我们商家来说多少都是赚的。”
对比行业普遍的“重资产扩张”模式,淘宝闪购的“补位”式进场,本质是用轻资产方式撬动现有生态能力。相比从零搭建地推团队、重金争夺商家,这种复用逻辑大幅降低试错成本,也为理性竞争提供了可能。
格局重构,本地生活的“更大蛋糕”
淘宝闪购入局到店团购,对行业的影响不止于增加一个竞争者。
从市场格局看,本地生活赛道正在从双寡头走向多元竞争。美团、饿了么凭借早期布局和规模效应,长期居上,但抖音等竞争者则步步紧逼。根据海通国际研报数据,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TV接近2000亿元,已经约占美团三分之一。
到店市场竞争至今,市场规模扩大并未萎缩。各玩家虽然有过价格战等竞争,但仍然通过不同的差异化定位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从商家角度看,多一个平台意味着议价能力的提升。过去单一平台主导时,商家对佣金、流量分配、规则变化等缺乏话语权。随着竞争者增多,商家可以选择在不同平台分配资源,这在客观上会促使平台改善服务、优化费率。
从用户角度看,选择增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同平台在商家覆盖、优惠力度、核销便利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优方案。这种竞争最终会促使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
目前来看,淘宝闪购的入局思路十分清晰,曾向媒体表示“没有任何份额相关的目标,关注点在用户和商家身上”。
本地生活是一场“难打的仗”,需要持续投入,从地推到补贴,从技术到运营,每个环节都需要真金白银。平台竞争的最终成败,不在于短期份额,而在于能否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用户心中形成独特价值认知,在商家那里成为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长期来看,当平台间的竞争从“流量收割”转向“生态共建”,只有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平台、商家、用户的多赢。
补贴战的教训尚未远去,淘宝闪购选择三城试点、差异化打法、理性扩张,为成熟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思路:不是通过价格战争夺存量,而是通过创造增量价值实现多方共赢。
9月20日的上线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一年,淘宝闪购势必迎来更多城市的开通和更多商家的引入,更需要证明有足够的产品力和服务能力,在一个成熟市场中站稳脚跟。
这比任何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战役,都更具挑战性,也更值得期待。毕竟,一条“温和的鲶鱼”,正是本地生活市场走向成熟所需要的。
网址:35万亿本地生活市场,淘宝闪购选择“理性进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6225
相关内容
蒋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阿里重构万亿大消费生态淘宝二手市场,潮流生活方式的绿色选择
补贴500亿!淘宝闪购创新平台模式促消费
“日本闲鱼”Mercari进驻中国 搅动万亿二手交易市场
美团闪电战升级!即时零售竞争引爆万亿市场争夺战
阿里即时零售3年剑指万亿新蛋糕 闪购是“关键先生”?
小陌市场淘宝店:品质生活的新选择购物体验全面解析
淘宝闪购“快速取得阶段成果”,阿里电商集团Q2收入同比增10%
阿里闪电战背后的兵法智:淘宝闪购如何写即时零售格局?
家居,下一个线上万亿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