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口腔健康消费白皮书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健康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生理健康检查#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居民口腔健康消费白皮书
报告共计:52页
2025居民口腔健康消费白皮书:超九成国人受口腔问题困扰,预防型护理成新趋势
2025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之际,《2025居民口腔健康消费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份覆盖全国3125份有效问卷的调研报告,全方位勾勒出当下国民口腔健康现状、护理习惯与消费趋势,揭示出口腔健康保卫战中的挑战与机遇。
从调研样本来看,受访者男女比例接近1:1,以中青年人群为主,85.44%生活在城市且均匀分布于各线级城市,近九成接受过高等教育,收入集中在5001-20000元区间,调研数据具备较强的代表性与参考价值。
口腔问题高发:超九成国人受困扰,年龄性别差异显著
白皮书显示,过去三年间,超过九成受访者曾被各类口腔问题困扰,明确表示无任何口腔问题的比例不足2%,口腔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普遍现象。其中,牙渍/牙结石(51.04%)、牙齿敏感(39.84%)、龋齿(33.76%)是三大高发问题,而大众对龋齿的认知度仅31.30%,认知不足与护理意识薄弱导致可预防问题演变为长期健康隐患。
不同人群的口腔问题呈现明显差异。性别上,女性因偏好奶茶、蛋糕等甜食,龋齿和牙齿敏感发生率更高;男性则因吸烟率较高、清洁细致度不足,牙渍/牙结石问题更突出。城乡方面,城市居民牙齿敏感、牙龈出血问题更常见,农村居民则在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问题上发生率更高,且农村居民定期口腔检查和及时治疗的主动性,分别比城市居民低6.2和8.74个百分点。
年龄差异尤为显著:19-45岁中青年受龋齿、牙龈出血困扰最突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及甜食摄入多是主要诱因;46-55岁中年群体常面临牙齿颜色异常、牙缝过大问题,与长期清洁习惯积累及牙龈轻微退化相关;56岁及以上银发群体口腔问题最复杂,牙齿缺失(50%)、牙齿磨损(37.5%)、牙龈萎缩(27.5%)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多为长期护理不足与生理机能衰退共同作用的结果。
儿童口腔健康同样不容乐观。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达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较十年前分别上升5.8和7.8个百分点。更令人担忧的是,仍有7.04%家长认为“宝宝没长牙不用护理”,4%家长觉得“乳牙会换,坏了也没关系”,认知误区可能延误儿童口腔问题干预时机。此外,备孕与孕期女性口腔健康也需重视,我国约70%准妈妈受口腔问题困扰,孕期牙龈炎发病率高达60%-75%,专家建议女性应在备孕期完成口腔检查,怀孕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
护理习惯待优化:正确刷牙率不足四成,专业产品使用率偏低
刷牙作为基础口腔清洁手段,其规范性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口腔科学(第十版)》建议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每天至少2次,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改良Bass刷牙法)。调研显示,75.04%受访者每次刷牙时间达2分钟以上,66.72%每天刷牙2次以上,57.92%了解并坚持正确刷牙方法,较此前“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36.1%”的数据有明显进步。
但交叉分析发现,同时满足“刷牙2分钟及以上”“每天2次及以上”“坚持正确方法”三个条件的受访者仅占36.8%,意味着每3人中约1人能正确执行刷牙流程。专业口腔护理产品的使用率也偏低,牙线使用率43.52%、电动牙刷38.72%、漱口水29.76%、冲牙器仅19.36%,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不同人群护理习惯差异明显。性别上,女性护理更“精致”,男性每天刷牙2次的比例比女性低10.83个百分点,冲牙器、牙线、漱口水等专业产品的使用率也低于女性。城乡方面,农村居民口腔护理水平明显落后,每天刷牙2次、坚持正确刷牙方法的比例,以及冲牙器、牙线、漱口水使用率,均低于城市居民,这与教育认知、经济条件、资源可及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认知误区是阻碍大众提升护理水平的重要原因。尽管超过八成受访者对口腔护理态度积极(41.28%非常积极、38.56%比较积极),但38.88%受访者担心“电动牙刷会伤害牙齿”,35.36%认为“牙线会增大牙缝”,42.24%觉得“用力刷牙才能刷干净”,35.68%对“含氟牙膏安全性”存疑。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更有效清除牙菌斑,能减少6成左右刷牙力度;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我国标准规定成人含氟牙膏总氟量0.05%-0.15%,儿童款为0.05%-0.11%;牙线仅清洁牙缝残渣,不会增大天生牙缝,反而能避免食物残渣腐坏扩大牙缝。
在口腔护理知识获取上,81.44%受访者会主动关注相关知识,官方科普平台(55.21%)和短视频/图文平台(48.53%)是主要渠道,但专业渠道触达不足,仅33.79%咨询牙医、31.83%关注品牌科普内容,导致部分碎片化错误信息难以被及时纠正。
消费趋势新变化:国产品牌崛起,全家化、全品类成主流
随着居民口腔健康意识提升,口腔护理消费呈现“升级”与“加码”趋势。调研显示,45.92%受访者考虑选购专业口腔护理用品,仅14.4%每年口腔护理支出低于500元,501-2000元支出群体占比近六成,超过25%受访者年支出超2000元,“牙膏+普通牙刷”的基础清洁模式已非主流。
消费者选购更趋理性,不再盲目追求“网红”“高颜值”,而是优先考量功效(51.04%)、价格(47.52%)、安全性/成分(47.36%)。细分品类上,60%受访者关注电动牙刷清洁模式,54.43%看重冲牙器清洁能力,57.33%留意漱口水口气清新效果,43.82%关注牙线是否含风险物质,对产品的考量从整体“质价比”细化到具体功效与安全细节。
市场趋势方面,国产品牌在电动牙刷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国产品牌电动牙刷比进口品牌做得更好”,60.34%认可其“产品配置更高”(如可视化屏幕、高精度传感器),52.8%青睐“智能联动”功能(手机App跟踪刷牙数据),44.28%看重“AI智能体验”(根据习惯调整护理方案)。CIC灼识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7月-2025年6月,国产品牌usmile笑容加电动牙刷销售额超过飞利浦、Oral-B,位列第一,彰显“中国制造”在口腔护理领域的竞争力。
“全家化”护理成为新需求,82.08%受访者考虑为家庭成员选购适龄口腔护理用品,针对“一老一小”的产品成为市场增长新宠,家庭分用、预防性护理成为消费关键词。同时,“全品类布局”品牌更受青睐,84.96%受访者优先考虑全品类品牌,59.36%认为专业品牌应“产品线丰富,覆盖不同人群、问题与场景”。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调研显示,超八成消费者使用除牙膏牙刷外的专业产品,超四成选择“牙刷+牙膏+牙线+漱口水”四件套,通过多元化产品构建全方位护理防线。
行业发力破局:科技赋能产品,公益传递科普
面对国民口腔健康需求,口腔护理行业正从“治疗”向“预防”转型。国家多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而超过95%受访者认同“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头部品牌通过“科技+公益”双轮驱动,推动口腔护理升级。
在产品端,品牌以科技创新赋能,推出搭载AI智能感知、精控动力调节的电动牙刷、冲牙器,将专业护理融入日常生活。如usmile笑容加构建一站式口腔护理解决方案,产品覆盖电动牙刷、冲牙器、牙膏、漱口水等,细分至成人、青少年、儿童不同群体,适配家用、差旅等场景,其电动牙刷融入姿态/光谱传感器与AI算法,能智能适配用户刷牙习惯。
公益层面,品牌积极承担科普责任。usmile笑容加发起“一支小牙刷”儿童口腔健康公益项目,通过口腔检测、健康课程,覆盖超6000个儿童和家庭,累计检测超12万颗牙齿;打造《你好,口腔医生》公益纪录片,以医生真实故事传递“早期预防胜于后期治疗”理念,打破大众对口腔护理的认知误区。
平台与品牌的协同也为行业发展助力。京东家电家居凭借人群洞察与供应链服务,联动线上线下全渠道,推出30天免费试用、牙齿护理补贴等增值服务,降低消费决策门槛,与品牌共建行业生态,推动口腔护理产品渗透率提升。
口腔健康是国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人体十大健康标准之一。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揭示了当下国民口腔健康的真实图景,更希望推动更多人重视口腔问题,主动学习护理知识,选择适合的产品与方法。只有将科学护理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守护口腔健康,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能从容享受美食、自信展现笑容。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5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网址:2025年居民口腔健康消费白皮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1788
相关内容
2025年中国室内空气健康白皮书2025中国消费者健康家洞察白皮书-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大自然《绿色家居消费趋势白皮书》,带领健康家居风向标
2025年居家健康放松方式研究白皮书
艾瑞咨询:2025年高纯度Omega-3与健康管理白皮书
大自然《绿色家居消费趋势白皮书》,领航健康家居风向标
国内首份聚焦 “有机消费” 的白皮书——《2025 年中国有机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即将发布
2025年居家健康放松方式研究白皮书-艾瑞咨询
中药瑰宝品牌昆中药联合京东健康发布《2025年国民情绪健康白皮书》
《中国消费者居家环境健康研究白皮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