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越多,人越孤独

发布时间:2025-10-13 05:26

与朋友一起拼团,人数越多折扣越大。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购物优惠技巧# #团购活动#

作者:洞见jinian

当我们敢于孤独,才真正拥有了人生的掌控权。

在《荒野会谈第二季》中,主持人席瑞提到过一个现象:

“随着碎片化社交而来的,是人际交往的厚度越来越稀薄。我们可能有很多朋友,但还是会感到孤独。”

以前总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太寂寞,以为朋友多了,就可以摆脱孤独。

但现实却是,朋友越多,反而越容易孤独。

正如颜如晶在《奇葩说》里所说:

“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身边人来人往,但只有你知道,不过是把自己塞进了别人的热闹里。

01

听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比喻:

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朋友越多,你消失得越快。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社交,其实只是在丢失自己,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孤独中。

鲁迅曾写过一个故事。

主角魏连殳在众人眼里,是个活脱脱的异类。

他不结婚不生子,在丧葬典礼上也不落泪。

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学校解聘了他,亲朋好友也不愿搭理他。

最后,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曾经最看不上的杜师长屈膝,当了他的顾问。

因为这件事,原先躲着他的人,又重新聚在他身边。

可融入人群的魏连殳,却尤为孤独,仿佛失去了灵魂。

他白天是假意奉承的行尸走肉,在人群中笑声不断。

但到了晚上就夜不能寐,焦虑到吐血。

到最后,魏连殳抑郁成疾,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怕朋友太少。

于是强迫自己挤在人群之中,强颜欢笑、伪装自己、假装合群。

但过度社交,只会让自己的生命能量不断被消耗。

网友@加号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她刚进入这家公司,发现同事们吃完饭后,都会在楼下一起聊聊天。

为了合群,她也常常跟他们一起。

但实际上,大家的年龄差距比较大,聊的话题也不同。

而且他们都是公司的老人,即使是闲聊,她也要时刻斟酌,谨防自己说错话。

哪怕她身处人群中,内心却依旧十分孤独。

梭罗说过:多数情况下,我们去到人群中时,比自己待在屋子里更加孤独。

要明白,人需要关系的滋养,但强行融入人群中,只会让我们更加寂寞。

没把自己活明白的人,总是把人际关系看得太重。

到头来,越社交,越孤独。

02

画家陈之佛年轻时,尤其热衷于交友。

每次参加各种酒局,置身于人群中时,他总能体会到短暂的快乐。

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这种社交,多为逢场作戏,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孤独。

有次,他遭遇意外住进了医院,不得不推掉所有的社交活动。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能静下心画画,也不再关注外界。

这时,他才明白比起社交,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事。

他果断拒绝了那些无意义的社交,身边只有二三真心好友。

剩余的日子里,他都用来磨练自己的画技,最终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画家。

说实话,人的社交精力有限,把时间用在无谓的社交上,不过都是徒劳。

朋友少一点,并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反而会提高你的人生质量。

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维特自小便展露了自己惊人的钢琴天赋,却也因此备受同龄人的孤立和排挤。

为了融入大家,他假装自己摔坏了脑袋,失去了弹钢琴的能力。

尽管被大家接纳了,他却为了迎合同学的喜好,去听那些他并不喜欢的摇滚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心底的孤独感愈发强烈。

偶然间,他听到了一首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这时他才发现,比起交友,和音乐为伴,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后来,他不再强迫自己交友,而是整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反倒认识了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友。

到了一定年纪,才发觉所谓的朋友,大多是泛泛之交。

生命来来往往,能真正走进你心里的人寥寥无几。

人呐,压根不需要那么多朋友,也没有时间去维护那么多的朋友关系。

该散的就让它散,该留的自然会留。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和事,你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03

外交部部长王毅早年间,在北大荒当过几年的知青。

但在所有知青里面,他是最独特的那个。

他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一有空就找个角落,静下来看书。

许多知青都不喜欢他,觉得他在矫揉造作。

他不与人社交这件事,甚至还惊动了当地领导。

对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青年人一定要融入集体,否则不利于团结。

可他照旧我行我素,每天依旧独来独往,忙于工作或学习。

直到高考恢复后,王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最后,他进入外交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都说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

真正清醒又强大的人,都没有社交。

他们主动离开人群,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只为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2012年,建筑学家王澍曾获得国际建筑大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而王澍能够获奖,是因为他不喜社交,在一个人的时光中,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自小,他就喜欢画画,也因此对建筑产生了一种懵懂的概念。

工作以后,他从不参加社交活动,就喜欢一个人独处。

那时候,他身边的朋友都已经成家立业,开豪车住豪宅。

只有他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干活,或者在西湖边闲逛。

正是如此,他才能潜心研究建筑,最终站上了现代建筑学的巅峰。

很多人看似风光无限,身旁朋友成群,但比谁都孤独。

但也有人看似沉默寡言,好友寥寥,灵魂却丰盈自信。

太过热闹的生活,容易让人迷失。

只有把自己还给自己,静下心来提升自己。才能朝着想要的生活稳步向前。

作家周国平,一直以来都十分讨厌应酬。

有段时间,他受邀参加各种讲座,身心顿感疲惫。

若非迫不得已,他更愿意一个人待在家里写作看书,屏蔽掉所有无关紧要的信息。

在不被打扰的时间里,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拥有宁静平和的内心。

法国作家马德说: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明澈,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

一个人的精神足够独立,圈子变得干净,生活获得平静,灵魂方可丰盈。

所以,如果你开始变得沉默,不喜欢社交时,那就要恭喜你了。

原标题:《朋友越多,人越孤独》

阅读原文

网址:朋友越多,人越孤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115

相关内容

朋友圈里的孤独客
当代老年人的现状:网络越便捷,他们越孤独
小朋友出点子“荒地”变成乐园 儿童友好社区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人喜欢封闭阳台了,朋友把阳台改造成休闲区
孤独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程工作,没有面对面交流,他们会孤独吗?
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车国内自驾游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程办公,工作没有面对面交流,他们会孤独吗?
孤独,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
《百年孤独》: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是从享受孤独开始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