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育新支点

发布时间:2025-10-21 03:44

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育儿心理知识#

A+

A-

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文/王慧鑫 郭燕丽 王世荣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许多初中生在心理适应上面临许多挑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出现逃学或离家出走的情况;也有学生因为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注,而采取了过激的行为。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遭到家长的责骂或老师的批评,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现象都显示出我国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社会适应挑战。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诱因,那就是挫折。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的初中生,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往往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导致他们很少经历挫折。挫折经历的缺失和抗挫折能力的低下,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如何提升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学习和生活中,初中生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挫败感。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被打击。

(二)培养乐观情绪和积极心态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和积极心态。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当初中生遇到挫折时,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而不是被挫折击倒。这种乐观情绪和积极心态是抗挫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在面对挫折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和适应,不被挫折击垮。这种教育方式通过教授学生应对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处理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帮助学生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

二、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在相同的环境下,人们应对挫折的方法各异,这展现了个体在遭遇挫折时的心理状况与抗压能力的不同。通过认知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归因模式,并据此进行改进,用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难题。强化认知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逻辑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训练、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首先,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训练方法。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初中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推理和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清晰度和逻辑性。例如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游戏等方式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其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训练方法。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初中生可以学会如何审视问题、如何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此外,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训练方法。通过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初中生可以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例如,教育者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强化情绪调控训练

挫折常常带来负面情绪体验。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它们不仅会妨碍我们应对挫折,还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强化情绪调控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首先,帮助初中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情绪控制训练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与初中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例如开心、生气、悲伤等。同时,还需要帮助他们理解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例如为什么会在某些情况下感到开心,而在其他情况下感到悲伤。此外,教育人员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例如情绪日记、情绪表达游戏等,帮助他们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后,通过实践和练习,让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情绪调节技巧是情绪控制训练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育人员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的情境,让初中生运用所学的情绪调节方法进行应对。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强化应对挫折行为训练

通过加强挫折应对行为的训练,学生能够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人生的长远影响,并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摆脱困境,减少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手段。鉴于此,在进行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挫折训练时,学校应着力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挫折情境,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经历挫折,感受挫折,学习如何面对挫折。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挫折的正确认知,明白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模拟面试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面试中体验到失败和挫折,从而让他们了解面试失败并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面试官的主观判断,或者是面试时的紧张情绪导致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挫折,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比如正念冥想,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韧性。这些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正念冥想课程,让学生通过冥想的方式,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团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挫折,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和帮助。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失败和挫折,同时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支持。

(四)注重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人格的塑造对于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塑造不仅有助于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首先,在初中生中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时,必须关注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通过积极地反馈和鼓励,帮助初中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和家长还需引导初中生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让他们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调整,进而形成健康的自尊心。其次,重视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塑造积极人格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初中生了解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同时,教师和家长还需引导初中生学会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初中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助力初中生更有效地面对挫折,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鉴于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给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加强认知训练、情绪调控训练以及应对挫折的行为训练等措施,来培育学生优秀的抗挫折能力。

【本文系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中小学德育”专项课题《利用家校合作改善初中生抗挫折心理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Y-230124)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水县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网址: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育新支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6855

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在线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升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积极教育理念融入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研究
亲子教育:“挫折教育”,在逆境中积蓄力量
初中生积极情绪培养与幸福感的教育策略.docx
“建立积极心态培养心理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