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全球生活条件——我们需要多少能量,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21 17:10

生活就像一场电影,我们需要投入全部的感情去体验,去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盘点全球生活条件——我们需要多少能量,才能让所有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每天烦恼三餐要吃什么、出门要怎么穿、回家后有没有舒适的被窝可以钻,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然而,在社会的某些角落,「贫穷」却可能让人连基本生理需求都难以满足。

要消除贫穷,免不了增加资源消耗,但全球暖化危机当前,人类又不得不展开节能减碳的移动。面对「对抗贫穷和调适气候变迁,两者是否相互冲突」的疑问,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我们需要多少能量,才能让所有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打造放诸四海皆准的人类基本福祉指标!

为了解答这个大哉问,来自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体面生活标准」(Decent Living Standards,DLS)。它源自于基本人权与公平正义的普世理念,定义为任何人都应享有的一系列基础物质与社会满足要件;不论你出身何处、对好的生活有何想法,或拥有什么要求。

这些基础条件,可以分为五大面向:营养(Nutrient)、庇护所(Shelter)、健康(Health)、社会互动(Socialization)及可移动性(Mobility)。在食衣住行方面,除了三餐温饱及空间大小充裕的住处外,DLS更贴心地考虑生活的细致之处,例如干净的卫浴、可以烹饪、保存食物的基础家电,以及高纬度地区在冬、夏两季不可或缺的温控设备等等。DLS也不止步于基本物质需求,更涵括一个健全生活的人应享有的医疗服务、义务教育,使用基本通讯和交通设施,以及进行社交联系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体面生活标准」所列出的指标。

逐项列出统一化的 DLS各面向的要求后,研究者们会根据不同国情,例如气候、都市化程度、文化及科技经济结构的程度,去计算各国达成这些基准的阈值能量。除了国与国的差异,在计算上,也会纳入在地的城乡差距。

举例来说,订定了拥有足够空间和热舒适的房屋通用标准后,研究者会把它换算成各地所用的不同建材,及建设与维持各类民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如水电厂、运输系统等)所需耗费的能量。有了 DLS的理想标竿值,再与每个国家目前用于实现 DLS的能源进行比较,就可估算出填补 DLS缺口所需的能源需求。

为什么要以「能量」衡量生活标准?

过去,我们总是以满足生活标准的最低收入,来制定贫穷线的水平。但 DLS作为最低限度理想生活的基准,采用的是计算能源消耗量(energy consumption)常用的单位,即千兆焦耳(Gigajoule,GJ)或十万亿焦耳

(Exajoule,EJ)。一般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都与基础建设有关,大部分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以及水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值得注意的是,DLS分析结果显示,无法过上体面生活的人,数量远比处在贫穷线底下的人来得多!这说明:现有衡量贫富的指标,跟实际情况是脱节的。以金钱收入作为生活水平的衡量单位,是默认个人能通过消费,去换取相应的生活质量。但现实中,有一大部分的人,即使收入高于贫穷门坎,现今社会所投入建设的能源,却未必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因此比起以金钱为单位,DLS由下而上(bottom-up)去推算建设和维持基本物质需求所耗费能量的模式,也许更适合作为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指针。以消耗能量为单位的 DLS不只有物质条件,也纳入社会层面的需求,因此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在思考资源规划时,提供更直接、全面的参考。

世界并不公平,尤其在所需耗费的能量上


上方柱状图中表示的是各区域平均人口与 DLS之间的差距,空白间隙及其上数值越大,表示距离达至 DLS的缺口越大。而下方光谱显示由 0至 1表示体面生活至缺乏体面生活的量度,颜色越深则表示越没有体面的生活。

搭配各国户口统计调查、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展指针等数据,研究者推算出世界各国在不同面向上与 DLS的差距。结果显示,北半球的北美与欧洲,大部分人民都过着与 DLS相距不远的生活。然而,南方却呈现截然不同的境况。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有超过 60%的人口在居家、温控、卫浴与饮用水设施上,都相当匮乏。部分南亚与太平洋地区也面临类似困境,尤其缺少干净的保暖与烹饪设施。这与他们使用的传统生质能源带来的不良健康影响有关。此外,部分亚洲、中东、拉丁美洲地区,也存在不便取得饮用水和保暖设施等等的缺口。

那么,要投入资源做新建设,弭平当今与未来人口与 DLS之间的距离,我们还需要多少能量呢?研究者设定情境估算,在 2040年前,我们总共需要 290 EJ的累积能量——大概是如今全世界每年所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三!是的,当今世界平均所消耗的能量,其实早已超过满足每个人 DLS的额度。在提升生活标准的耗能中,有大半会是拿来打造适宜的居所,四分之一用以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设施,而改善健康营养所需的能量,会比推动社会互动来得少。


上图显示 2015年至 2040年间,全球用以投入建设以达到 DLS所需的累积能量。不同颜色的区块代表不同 DLS的面向,而区块大小则表示其所占总能量的比例。

如果我们能成功在 2040年时,让所有人都达到 DLS,那在 2050年时达到体面生活,最终需要年均 156 EJ的能量,其中 108 EJ会是供南方世界所用。到时候,人类生活的耗能大抵都会用在移动、通勤上,其次是维持健康及居住质量,而投入在维持社会互动所需的能量所占比例最低。


2050年时,用以支持全球人口达到 DLS所需的年均能量。

另一个研究的重要发现是,由于各地的气候、文化和交通渠道不同,即使在同一套 DLS下,有些地区就是会比其他地区耗费更多能量,才能达到相同的基准,这个能量差异甚至可达 4倍!例如,高纬度国家会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维持相同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样的通勤距离,公共交通覆盖率高的国家不需太多能量就能完成,但在个人拥车率高的地区,就会产生更多耗能。

结论:消除贫穷与对抗气候变迁不冲突

总体而言,DLS的研究结果,在贫富悬殊与气候正义议题上提供了新的视野,告诉我们:投入消除贫穷的能量,并不会对调适气候变迁的移动产生威胁。现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能量,其实大都挹注在让原本就充裕的生活更好,而非帮助仍在体面生活基准下的人。因此,各国如何在经济成长与耗能规划上取舍,找出更公正、有效率的资源重分配方式,才是关键解决之道。

科技改变世界,知识改变命运!

欢迎点赞、关注“新千万个为什么”,了解电脑、手机、相机、数码、3C新资讯!

来都来了,就加个关注吧!

网址:盘点全球生活条件——我们需要多少能量,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8658

相关内容

盘点我们生活中的清洁能源 用对能源才能重现蓝天
盘点那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高大上软件
我们需要正能量10种方法教你积极面对生活
盘点全球最酷的十个太阳能体育场
盘点:机器人能帮我们干点啥
死亡哲学:如果永生不死,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快乐?
去澳洲留学需要衣食住行需要准备多少钱,生活才过的舒适
盘点能保点卡的生活技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生活
于丹论语感悟 如何才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