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中小学设家长等候区,勾勒儿童友好空间

发布时间:2025-10-23 03:10

推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关注儿童成长环境,提供儿童服务场所。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据报道,12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正在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建中小学将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

据介绍,这些家长等候区主要设置在学校人行出入口附近,把学校围墙向内部推进5到7米,不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并增设了部分座椅和遮阳篷。相比过去家长拥堵在学校门口,家长等候区不仅可分散等候人流,为家长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也可成为校园文化展示宣传的媒介。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每到放学时间,中小学门口总是挤满了家长,风吹日晒不说,很多学校门前因为缺乏空旷的场地,家长们“挤占”人行道、甚至“蔓延”到了机动车道上,既造成交通拥堵,也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设置家长等候区,无疑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也并非单一措施,从报道可以看到,这其实是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整体规划中的一环。

比如,除了家长等候区,北京还稳步推进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无障碍及适儿化改造:全市已设置“爱心斑马线”500余处,18所学校已建设“安心通学路”,开通33条“通学公交线”、配备72辆通学车。

和等候区类似,更加安全的上学路线,更加便利的通学公交,这些都是城市空间里“儿童友好”的细节。其解决的,都是一个个萦绕家长心头具体而微的问题。

营造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涉及甚广,但根本上还是要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刚需”,填充一个个细节。设置家长等候区这种细微处的改善,就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需求,同样得到了回应。

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政策措施的广泛、全面和周到,也是向公众展现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细致和决心。

打造儿童友好城市,也确实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做好资源配置这篇大文章,更需勾勒好日常场景里的细节。人们也期待,这些规划设想可以尽快推进,儿童、家长以及广大的市民,都可以从这种文明水位的上涨中获益。

网址:新建中小学设家长等候区,勾勒儿童友好空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2317

相关内容

中国儿童中心 儿童友好 儿童友好成长空间的“中国范式”这样打造
中国教育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带来学前教育发展新空间——儿童友好,让教育更美好
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印发
广深等城市探索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专家:先确保绝对可控安全
记忆2024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打造儿童幸福空间
友好新地标!白云区龙归街首个“童筑”空间正式启用
彩色学径串联一系列儿童友好空间
儿童友好|一米高度看世界!嘉兴发布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