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课时达标)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4 含答案.doc

发布时间:2025-10-24 05:27

研究不同运动的科学原理,提升运动理解和效率。 #生活乐趣# #运动乐趣# #运动文化传播#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时达标(四)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1.(2015·海口市三模)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解析:要确定v的变化,就要了解a大小怎么变,a和v的方向关系如何.由图可知,在0~eq\f(T,2)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C两项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eq\f(T,2)时间内相同,故A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某学校春季运动会上设立了“10米折返跑”比赛项目.比赛时,在平直跑道上,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裁判员同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裁判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运动员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下图中描述运动员的运动图象正确的是()解析:对运动员,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1=eq\f(vmax,a1)=1s,x1=eq\f(1,2)vmaxt1=2m;减速阶段:t3=eq\f(vmax,a2)=0。5s,x3=eq\f(1,2)vmaxt3=1m;匀速阶段:t2=eq\f(l-(x1+x3),vmax)=1.75s.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4=eq\f(vmax,a1)=1s,x4=eq\f(1,2)vmaxt4=2m;匀速阶段:t5=eq\f(l-x4,vmax)=2s.运动员“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5=6。25s,故B项正确.答案:B3.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质点B的路程最小C.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D.三质点在t0时刻相遇解析:由图象可知,三者在零时刻都是从位移为零的点开始运动,在t0时刻三者位移又相等,所以在0~t0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在t0时刻相遇,所以C项错D项对;由图分析知道A、B、C做的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他们的路程也相等,目前并不能确定A图线是抛物线,所以不能确定A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D4.(2016·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三诊)物体A、B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A、B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有vA=eq\f(10,5-3)m/s=5m/s,vB=eq\f(10-5,5)m/s=1m/s,A项正确;t=0时,xA=5m,xB=0,这表示两物体在不同的位置,B项错误;在5s内物体A、B的位移分别为xA=10m,xB=(10-5)m=5m,平均速度分别为vA=eq\f(xA,t)=2m/s,vB=eq\f(xB,t)=1m/s,C、D两项错误.答案:A5.(多选)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看出()A.乙比甲先出发,甲比乙先到达距出发点x0处B.甲比乙先出发,乙比甲先到达距出发点x0处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车行驶时的速度相同解析:甲车t=0时开始运动,乙比甲后出发,但先到达距出发点x0处,选项A错误,B正确;甲、乙两车行驶的位移相同,但甲所用时间长,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直线的斜率相同,即两车行驶时的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BD6.(多选)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的结论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v=eq\f(v1,2)B.t1~t2时间内v=eq\f(v1+v2,2)C.t1~t2时间内v>eq\f(v1+v2,2)D.t1~t2时间内v<eq\f(v1+v2,2)解析:0~t1时间内v=eq\f(v1,2),故选项A正确;t1~t2时间内假设匀减速,则v=eq\f(v1+v2,2),由图象可知加速度逐渐减小,该段的位移比匀减速的位移要小,所以v<eq\f(v1+v2,2),选项D正确.答案:AD7.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解析:由vt图易知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A项错;在2t0~3t0之间两图线有一交点,该时刻两者相距最远,B项错,C项错;t=6t0时两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相等,即两者相遇,D项正确.答案:D8.(2016·黄冈中学月考)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则能否发生撞车事故?解答:设汽车A制动后40s的位移为x1,货车B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2。据a=eq\f(v1-v2,t)得A车的加速度a=-0。5m/s2,x1=v0t+eq\f(1,2)at2=20×40m-eq\f(1,2)×0。5×402m=400m。x2=v2t=6×40m=240m,两车位移差为Δx=x1-x2=400m-240m=160m,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m>160m,所以两车不相撞.请你判断上述解答的正误,并说明理由解析:解答不正确.如图所示,汽车A以v0=2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0s停下来,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出a=-0.5m/s2.当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是A车接近B车距离最多的时刻,这时若能超过B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据v2-veq\o\al(2,0)=2ax可求出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的位移x1=eq\f(veq\o\al(2,2)-veq\o\al(2,0),2a)=eq\f(36-400,2×(-0。5))m=364m,此时间内B车位移为x2=v2t=6×28m=168meq\b\lc\(\rc\)(\a\vs4\a

网址: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课时达标)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4 含答案.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5907

相关内容

2012日照鸿睿教育辅导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浙江省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一经济生活第3课时企业、劳动者与投资理财课件
第 2 章 第 4 节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a=2
一轮复习丨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提高运动表现的有效训练方法
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运用
健美运动员的复合维生素:营养研究的真相
某同学在研究一辆汽车的运动时发现,汽车沿直线运动,以速度v1=20m/s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