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态度

发布时间:2025-10-29 10:20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生活状态,而是选择的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慢生活理念# #慢生活#

2017.07.19

村上春树成名后第一件事是去跑步。他觉得炼就一副能维持写作的好身板,才能催生出高品质的作品。他原来经营一个爵士乐酒吧,经营了7年。

32岁以前他读书、守店,围着餐桌写作,日夜颠倒,体力透支。32岁以后,他关了店,留在家中,成为一名专业写手。

自传体随笔《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记录了村上春树的隐居生活:5时起床,绕着日本大学理工学部操场跑步转圈。白天读书、写作、译文、听音乐、处理杂务。晚上10时之前就寝。20年一直保持一个生活模式,粗茶淡饭,潜心做学问。

或许你穿梭在格子间,写着无止尽的代码。又或许你每年飞行几万公里,应对着各种刁钻客户的需求。工作的压力几度让人崩溃,工作之余的交际应酬又让你身心俱疲。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不管你是为了生活奔波不停,还是为了人际关系焦头烂额,下面这些,希望你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认认真真的去体会,因为好的生活,不一定非要价格昂贵,适意和诗意都很重要,没有五花马千金裘的豪气,可以试试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小憩。没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浪荡足迹,可以腾出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片段安逸。

重要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态度。

享受在路上,记录美好瞬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告诉我们的旅行的意义。

其实旅行本身并没有意义,旅行真正的意义是到此一游的精彩和自身蜕变的见证。

如果你是经常玩户外的人,相信你早已看出自己与周围人的区别,不过这样的变化并不像身体变胖变瘦那般简单,因为变化这个事情是没有数据也没法计算增量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18岁读大学,你说你的梦想是环游世界。22岁大学毕业,你说等找到工作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等买了房子再去。30岁有房有车,你说等有了老婆还在去在。35岁孩子出生,你说等孩子长大一些再去。45岁孩子长大,你说退休再去。最后你哪里都没去。

旅行有时候也只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好比沉在水底的鱼儿,在雷雨到来之前感觉烦闷,迫切的想要到水面透一口气。远离一个城市,奔赴另外一个城市,无论这个城市给你好与坏的感觉,但有点不变的是,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憧憬和好奇。

旅行可以满足我们的窥视欲,我们窥视着每个城市不一样的节奏与表象,我们窥视十年之后的同学老友现实与心理的变化,从而获得一种现实的平衡。

旅行的意义,其实除了改变你的世界观,其实也给你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对于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以及国庆长假能改变一下生活规律的打工一族来说,旅行的意义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有靑草和花香的气息。无论是身居高层的精英,还是在基层拼搏的小白领,以及那些在房子、车子中挣扎的人,即使再忙再累,明明知道长假人多车多,旅行一次也是人累心累,可是又无法抑制那颗平时被繁琐生活压抑的想反击的心,那么一次远行,即是一次与平淡生活反叛的开始。

你见过清晨格鲁吉亚高加索山脉上触手可及的云朵吗?

你走过狮城夜里的寂静、巴黎脚下的优雅,抑或是南非小镇某个不知名小镇炙热的屋檐吗?

你有想象过,在那些我们当下始终无法企及的地方,发生着一些这样欢喜或那样悲恸的故事吗?

用相机或者手机记录下来,就算记忆会褪色,多年以后,当你在某一本书里颤颤巍巍的翻出这张相片,你是不是还会想起当年发生的人或事。

我想和你一起,听听音乐,聊聊愿望

所有听过放松音乐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之中时,音乐包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律动就会使我们心旷神怡;音乐包含的流畅的音符就会让我们充满爱意;音乐那铿锵有力的节奏便会让我们的精神饱满,战斗力十足等。

音乐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当你疲惫失落,不堪压力和负担时,一首舒缓音乐加上适当的放松按摩,无疑是最好的心灵减压方式,音乐放松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音乐可以改善情绪,但音乐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是生物科学的影响,二是精神层面的作用

关于生物科学,大部分人直观地懂得当他们心情压抑或沮丧的时候听音乐可以改善心境。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音乐在临床上可以减少压力——特定的曲调。音乐还有深呼吸和冥想的作用——可以改变脑电波模式并进入所知的α状态即宁静、放松和深沉的半意识状态——TonyWhere译注,α被称为一种深层的放松它使意识完全处于无压力状态而且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开阔。

心灵音乐有着不可否认的精神层面的作用,没有哪个现存的或古代的人类文化不把音乐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及心灵洗涤的重要方式,甚至存在一种信仰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者都能找到他(她)自己的力量之歌,它能帮助我们达到生命中所有的目标。

所以,当你为某一件事情焦躁的时候,停下来吧,去听听你喜欢的音乐,很多东西或许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

我运动,我健康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周至少应该做2个半小时的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以及70分钟的跑步等高强度的运动。每周再加上一两个加强锻炼,可以塑造肌肉,保护心脏,防止肥胖,更加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更短时间的运动就不值得去做。哪怕多运动10分钟,也能更健康一些。

但那些将运动作为长期习惯的人们,才是获益最大的。

不运动的人和经常运动的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睡眠质量

56%的不运动的人称自己睡眠质量很好,而经常运动的人有83%称自己睡眠质量很好。

平均心率

不运动的人平均每分钟心跳在60-80下,经常运动的人平均每分钟心跳在40-60下。

最大摄氧量

不运动的人中,女性最大摄氧量低于25,男性低于30。经常运动的人中,女性最大摄氧量在46-50之间,男性在48-53之间。

平均每天所需卡路里

不运动的女性平均每天需1600-2000卡,男性为2000-2600;经常运动的女性平均每天需2000-2400,男性为2400-3000。

寿命

美国平均寿命为78.7岁,而经常运动的人寿命平均会长4年。

出汗反应

不运动的人出汗会慢一些,而经常运动的人会快速出汗。

所以,为了你的健康,换上跑鞋,游泳骑车,跑步竞走,随便哪一项,就从今天开始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很多人认为宅在家里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行为,其实不然,和家人朋友宅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试想一下,三五个好友窝在沙发上,打开你们最爱的电影,开瓶红酒,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微醺了,聊着一些缥缈的理想,渐渐湿了眼眶。

或者和父母宅在家里,他们做了你最爱吃的饭菜,饭桌上爸爸说起你小时候做过的糗事,大家一起哄堂大笑。

我们渴望陪伴,克里希那穆提在《爱与寂寞》里说道,“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因为有了依赖,我们就有了要求。

失恋的时候,你抱怨朋友为什么不能通宵达旦的陪着你,安抚你受伤的心灵;

无聊的时候,你抱怨朋友为什么不能陪你聊天看剧打游戏,你就那么忙么;

离开的时候,你抱怨朋友为什么不到车站送你一程;

不顺心的时候,你抱怨朋友为什么不主动关心你的情绪,了解你的状况。

所以何不趁现在,把时间分给家人和朋友吧。

最后,不管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希望你保持自己独有的生活态度。

今日推荐

当当自营Apple授权旗舰店

满减+礼券,优惠乐不停!

当当自营Apple授权旗舰店,满减+礼券,优惠乐不停!

网址:重要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态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4403

相关内容

态度 | 轻奢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态度
夜读 | 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态度
青悦读 | 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态度
义顺FM | 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态度
【黄山夜话】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态度
极简不是风格,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精致美好的生活,不是偶尔的仪式感,而是生活的常态
加缪:重要的不是生活得和睦,而是生活得充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