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花样本:苗族服饰图像传承与当代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5-11-26 04:04

研究手工艺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传统手工艺展示#

[摘 要]历史上苗族曾经历了多次大迁徙,产生了格外璀璨的服装美学,以蜡染、刺绣等方式,将自身的历史镌刻和编织进服饰之中,因而,服饰上刺绣的图像并非仅是装饰的花样而已,而是历史的记忆。苗族服饰相关的民间工艺如银饰制作、编织、刺绣、蜡染等,都成了引人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世界。通过田野调查、在地研习与实践行动,深入了解苗族的传统习俗和民间工艺,思考如何将苗族刺绣融入现代设计中,促进苗族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再生产。对苗族服饰的图案与纹理进行了创新的尝试与实践,并对后续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 键 词]传统工艺;苗族刺绣;纹样传承;花样本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6-0079-03

文献著录格式:连芷平,吴科萱.现代花样本:苗族服饰图像传承与当代转型研究[J].天工,2024(16):79-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赋能武陵山片区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当代转型的地方女性行动研究”(项目编号:428)的研究成果。

在苗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上,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如赵燕、孙宁专门对蜡染传统图案的分类、艺术特征以及现代化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1];杜妍洁、丁雯将蜡染与皮革产品结合,把蜡染技术运用到植鞣革中(以植物鞣剂制成的皮革),不仅运用了新的媒介,还使蜡染在不同领域更广泛地进行了传播[2];沈娜探讨了苗族刺绣的构图、内容以及鲜艳的色彩,并应用于现代绘画创作中,艺术家董克俊先生的作品《热土地》对苗族刺绣的构图进行了应用,陈孟昕的作品《暖月亮》对苗族刺绣的色彩进行了应用[3]。

苗族刺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刺绣传承至今,也出现了部分局限性,比如在图案与纹样上比较陈旧,亟待创新性传承;外界对苗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如果能将苗族刺绣图案与纹样应用在现代文创产品中,有助于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基于这些考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尝试对苗族刺绣的纹样进行拓展与创新。

一、苗族传统服饰纹样探析

传统苗寨里,每个女人都会通过花样本以及母亲与外婆遗留下来的衣服等物品,来传承“家”的记忆。如今,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花样本的图样渐渐失传,花样本甚至被遗弃到古董市场里,成为绣花片。为了更好地创新苗族传统服饰纹样,本研究对苗族刺绣的传承与沿革进行了以下梳理。

(一)蜡染图案与传说信仰

苗族传统刺绣图案多是自然纹样与几何纹样,种类繁多,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苗族传统图案往往完整且饱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普遍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崇拜、审美趣味,同时记载了苗族人民的族群历史。

苗族刺绣多使用在苗族的传统服饰上,其传统服装有盛装和便装之分,在一些盛大的节日,苗族人身着盛装;平日里则以便装为主。刺绣的颜色也有单色绣和彩色绣之分。

苗族传统纹样通常是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并与苗族传统信仰中的图案相结合。一是蝴蝶纹。由于苗族传说将蝴蝶称为“蝴蝶妈妈”,故传统蜡染的动物纹样中有大量蝴蝶纹。

二是龙纹。龙是我国的原始图腾,而在苗族的蜡染纹样中,龙往往造型独特,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比如牛头蚕身或者牛头蛇身,象征着吉祥如意。

三是鱼纹。苗族人民把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也寄托在了鱼纹上,祈求“多子多福”,希望子孙像鱼一样多,表达了对繁衍后代的期望。

四是鸟纹。鸟是大山深处最常见的动物。对于苗族人来说,鸟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伴侣和伙伴,因此鸟纹寄托着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二)苗族刺绣的纹样及色彩

如果说蜡染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那么刺绣不仅可以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也可以被称为民间“行走的色盘”[4]。在讨论纹样、色彩、构图前,先研究刺绣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刺绣手法不同。即使是一样的纹样、色彩,最后绣出的结果也不同。

苗族刺绣技法包括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和蚕丝绣等。在不同的技法中,又分为许多不同的针法。比如,锁绣中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则有破粗线和破细线之分。

1.纹样

苗族刺绣大多数以“满”为美,大部分刺绣纹样呈多方连续。其中有直线、曲线、曲线与直线结合等样式,构图十分饱满,整体以直线、几何形为主。几何形的多方连续纹样,既可以独自充当主体构图,也可以充当装饰元素。

曲线纹样整体也很饱满。曲线纹样布满整个构图的中间,四周则是规整的直线纹样,也是苗族刺绣的一种常见手法。如图1所示,以曲线的植物纹为主,直线对整体进行分割以及填充边缘轮廓,复杂而饱满的同时也体现出秩序。

2.色彩

苗族刺绣的色彩虽受中国传统绘画用色的影响,却不同于传统绘画以 “雅”“致”为特征的色彩审美理念[5]。苗族人民喜欢鲜艳的颜色,苗族刺绣的颜色极其丰富,多数颜色明度高,鲜艳亮丽。苗族女性擅长从色彩的纯度、明度、色相等方面进行对比色搭配,呈现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其中以红、蓝、青色为主,用色十分大胆,虽对比强烈,但又能在艳丽之余,显得格外协调。

在诸多色彩里,红色是苗族人心目中极为特殊的颜色。因为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化身,象征着生命、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所以,在黔东南,女性盛装中的主要图案便多用朱红色,作为搭配的图案则多用紫红色和玫瑰红色。

二、苗族服饰纹样创新实践

苗族的刺绣、蜡染多体现在服饰和挂饰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文创产品成了宣传地方文化的媒介。本研究在将苗族非遗手工技艺产品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并不盲目追求创新。因为创新的形式若与内容脱节,则无法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极易对非遗传统内核造成破坏[6]。本研究用扑克牌的形式,对苗族服饰的传统花样本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实践。首先,收集并提取苗族刺绣中的颜色及纹样(见图1、图2)。其次,整理并创作图案。了解普通扑克牌中的花色,根据收集的纹样绘制相对应花色的图案。

文创产品设计除了具备产品自身的功能外,还需要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在内在形式上满足大众的审美与文化需求[7]。本研究将收集得来的苗族纹样素材,以扑克牌中的方块、梅花、红桃、黑桃四种花色进行归类,作为设计参考。在设计绘制过程中,选取苗族刺绣中有代表性的纹样和颜色,依据扑克牌四种花色中的颜色规律:两两相对以及一对红色和一对黑色,将该特点对应到苗族服饰花样本的色彩上,最终设计出红色和深蓝色两组色系的图案。在设计中,本研究改变了以往扑克牌单一的纹样,使最终完成的花色图案充满故事性。

普通扑克牌中的每种花色都有对应的J、Q、K,四种花色便有12张不同花纹的J、Q、K。在本设计中,结合了苗族刺绣“满”的特点,设计扑克牌中的J、Q、K。以3张为一组进行设计,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样式。在这12张充满苗族刺绣元素的扑克牌中,每一张都显出独一无二的纹样特色(见图3)。其中每组纹样的对应设计来自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盛大节日、传统民族手工艺品。

牯牛和蝴蝶都是苗族人民信仰的图腾,在苗族的重大节日中,人们会头戴牛角形状的银饰。苗族的传统蝴蝶纹整体造型严谨、形态规范、比例协调,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在留白处多以花卉、小蝶和几何纹样辅以装饰,增强整体纹样的丰富性和趣味性[8]。因此,本研究选取牯牛和蝴蝶纹样来作为扑克牌中的大王和小王。

本研究还收集了许多传统蜡染作品,研究其美观性、功能性和实用性,根据蜡染的颜色及变化,寻找最适合让两者相结合的生活物品,最终完成一系列产品设计,在纹样上摒弃以往的传统纹样及其寓意,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改变传统单一和陈旧的蜡染形式。

三、结语与讨论

在这个数字网络时代,远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民仍穿着自己刺绣的衣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手工技艺被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我们不应让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在文化交融的时代消失。今天,对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手工艺者,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投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本研究基于当代设计学,进行多学科辐射,着力于苗族刺绣的创新与发展,希望提炼与再创造苗族刺绣元素,呼应时代审美,拓展苗族刺绣的应用设计,提高其实用价值[9]。本研究对苗族元素进行创新再设计,以扑克牌的形式呈现,努力为苗族服饰纹样注入活力。

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用品批量生产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适当地回归到传统。本研究希望深入地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了解苗族传统文化,将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使苗族刺绣能拥有更多纹样资源,传播给更多受众。

因为实地考察时间有限等,本次苗族传统纹样的创新过程难免存在某些不足,希望未来的研究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苗族传统刺绣,创新更多现代花样本,让苗族传统文化被更广泛地传播。

台湾艺术工作者蒋勋曾说:“每个人完成自己的方式不同,时间也不一样。”如果将苗族传统刺绣文化比作一个人,那么她穷尽一生,都在不停地完成自己。这种完成不仅仅是给自己带来美好期盼,更是给身边的族群甚至社会带来了无尽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手工技艺也像苗族传统刺绣一样,都是辉煌灿烂的。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者和描绘者,尤其是始终行动着的地方女性,包括关注其发展与创新的我们,都是苗族传统刺绣的历史见证者。

参考文献:

[1]赵燕,孙宁.试析苗族传统蜡染图案的创新与现代化应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0(4):114-119.

[2]杜妍洁,丁雯.蜡染工艺在植鞣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10):115-118.

[3]沈娜.苗族刺绣形式美特征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21(3):165-166.

[4]彭咏.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79-180.

[5]耿心入.贵州苗族刺绣的色彩表现研究[J].文艺争鸣,2022(5):188-191.

[6]赵蕾.基于活态传承模式的苗族非遗手工艺产品的“再设计”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134-140.

[7]陈岚.基于苗族刺绣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3,52(1):38-40.

[8]温柔佳.贵州黔东南苗族刺绣视觉设计探索[J].上海工艺美术,2022(2):84-85.

[9]胡月.基于非遗传承的湘西苗绣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0.

(编辑:高 琼)

猜你喜欢

网址:现代花样本:苗族服饰图像传承与当代转型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0454

相关内容

苗族刺绣艺术在现代灯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民族学考研: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苗族刺绣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服饰民俗的生态内涵及其当代继承
非遗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创新设计的融合研究
中华传统服饰的文化标识呈现与转化
苗族刺绣:指尖上的非遗传承,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
黔东南苗族服饰鱼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doc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俚濮彝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