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变肥料、旧物改造……闵行这个可回收物中转站成为孩子们学习基地
家庭厨余可以通过堆肥转化为肥料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废旧物品回收#
旧衣物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一次性餐具也变成生机勃勃的大树……近日,闵行区浦江镇可回收物中转站传出了孩子们的笑声。当天,这里举行了争做“碳”路少年,共“浦”绿色新篇——暨第一届浦江镇可回收物中转站青少年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图说:浦江镇可回收物中转站 图源:浦江
浦江镇可回收物中转站位于浦江镇中心区域,中转站内设有精细分类标准化回收点、“回收+健康”回收驿站、多分类智能箱等设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全镇33个行政村、109个居住社区的全覆盖。站内配备了先进的称重、分拣、打包设备,能够高效处理各种可回收物,包括塑料、金属、纸张、衣物等,实现了“一网打尽”的回收效果。
中转站还拥有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精准记录和分析可回收物的数据,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中转站的日均收运量已达3吨,有效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回收服务。
今年,这个中转站成了新一届浦江镇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里不仅是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孩子们体验环保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
图说:孩子们亲自动手栽培蔬菜苗
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浦江镇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家庭开始主动参与湿垃圾堆肥,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用于家庭种植,既环保又实用。
活动现场展示的堆肥生成的营养液,都是此前浦江镇一些社区居民采用湿垃圾堆肥生成的,孩子们用这些肥料栽培了蔬菜苗,亲自动手,感受“变肥为宝”带来的乐趣。
一棵小小的菜苗、一个再生的育苗盒……活动中,授课老师详细介绍了种植的相关事项,每个班级还派出代表现场制作“魔法肥料”——酵素。
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体验、创新互动等多种形式,孩子们体验了作业区、智能运营区及“乐循空间站”科普展区的探索之旅,深入了解了可回收物的一生。在体验环保生活理念的同时,完成了学生社会实践课程。
通讯员 宋诗清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网址:厨余变肥料、旧物改造……闵行这个可回收物中转站成为孩子们学习基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4851
相关内容
“碳”寻环保之旅,适存小学学生走进可回收物中转站!可回收物中转站亲民“变身” 家门口多了“微”图书馆
旧物回收站:改变环境从身边做起
废旧物品回收可以变成什么
闲置二手物品有了线下实体“淘宝地”,闵行首个利用中转站开设的二手买卖交易平台诞生
旧物仓:当爱变成一门生意,它也从“破烂回收站”变成文艺地标
这些用过的旧物别丢!他们可以变成这样
厨余垃圾、废旧物品毫无价值?错,看她们教你如何变废为宝
是回收站,也是二手市场,宝山这个可回收物中转站让闲置物品转起来~
闵行区电子回收公司提供电子产品循环再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