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护心饮食清单!预防秋季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低盐、低脂饮食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疾病预防#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或者波动,从而导致血栓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需要做到未雨绸缪,防范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不要这样做
1、猛起身
睡醒后、蹲便后猛地起身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睡醒后应躺几分钟再起床,蹲便后缓慢起身。
2、运动后洗冷水澡
锻炼后体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到到冷水刺激,会增加心脏和肺的负担。
3、过量摄入盐
盐摄入过多,血管中的水分就会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增强,最终使血压升高。此外盐可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
4、情绪起伏大、不稳定
情绪大起大落会影响血压、心率等变化;经常情绪低落的人,血液的黏度等也会有所增加,这些都会成为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5、嗜烟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除了对气管和肺有害外,对血管同样有所伤害;喝酒对血液循环及内脏造成伤害,会使血管出现痉挛、堵塞,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
1、均衡营养,科学饮食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取,如瘦肉、新鲜鱼肉等,坚持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每天不超过6克)、低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并且需要注意晚餐不宜过饱。
2、控制体重
可关注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来辅助判断自己是否肥胖,一般而言,我国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在18.5—23.9 千克/(米)²内属正常范围。计算方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当体重指数≥25就属于肥胖。另外,还需要测量腹围,男性腹围≥90厘米,女性腹围≥80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
3、保证血糖、血脂、血压达标
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使得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至<2.6毫克/分升(高危冠心病人降至1.7以下);高血压病人需控制血压<130/85毫米汞柱;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病人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保持肠道的通畅
在生活中可适当多喝水,可以在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
5、注重保暖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特别提醒,老年人的衣服一定要宽松。
6、保持平和的心境
减少心理压力,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避免过度紧张、激动或忧郁等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负面影响。
一份护心饮食清单
1、谷薯类
每日摄入250~400克,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豆、绿豆等
2、蔬菜
每日摄入300~500克,深绿蔬菜占一半。
3、水果
每日摄入200~350克,不用果汁代替。
4、鱼类
每周摄入300~525克,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方式。
5、肉类
每天摄入畜禽类40~75克,猪、牛、羊等红肉不宜过多。
6、蛋类
每周吃鸡蛋3~6个
7、大豆
每天吃豆腐125克,或豆腐丝50克
8、坚果
每周50~70克。
9、奶类及乳制品
每天喝液态奶150~300克
10、茶
适量饮用,每月茶叶消耗量50~250克,绿茶为宜
11、盐
每天摄入<5克
12、油
每天摄入<20克
网址:一份护心饮食清单!预防秋季心脑血管疾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8666
相关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
守护脑血管,从日常饮食开始:预防脑血管疾病的秘诀
天气渐冷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发作,怎么办?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怎么吃?
冬季心脑血管病人养生饮食知识
春季气温多变,中老年人如何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常见疾病预防
秋冬季节 警惕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