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压力面具,重塑生活秩序

发布时间:2025-04-27 14:53

刑法是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生活常识# #法律法规#

作者| 林 语

2515字

经常有朋友问我,“嘿林语,我最近压力好大,你是研究情绪的,能不能教我一些减压的方法……” 我每次都会反问一句,“是什么导致你的压力呢?

看似一个平常的问题,然而,当我这样问,很多时候对方却答不出,“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最近好累,压力好大……”

看看,你都不了解自己的压力,我又怎么能提供给你对症的方法呢?

其实,也正因为我们对压力的了解不足够,很容易把一些无法解释的状态都归因于压力的影响。

拖延,不想做事,觉得是因为压力大;

嗜睡,浑浑噩噩,觉得是因为压力大;

头痛,精神紧张,觉得是因为压力大;

……

归因太多,影响太宽泛,也导致“压力”这个词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为了深度探索“压力”的意义,最近我在《解压全书》中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是由美国压力管理专家伊芙·亚当森所著,书中厘清所有关于压力的零散信息,帮助我们认清压力及压力的影响,探索自我压力的来源及反应倾向,并针对不同压力源提出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解决方案。

01 摘下压力的面具

“压力”一词过于宽泛,有太多种不同的类型,影响方式也因人而异,以致于很难给“压力”下个明确的定义。

本书从压力的不同表现,将压力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压力

“急性压力”是最明显的压力类型,通常在生活发生变化时出现。

变化会对你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压力,如重病、离异、破产、失业等。

这里值得说的是,变化并不一定是负面的,有时结婚、升职、毕业、跳槽等,也会让你产生急性压力。

变化意味着脱离了常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2、偶发性压力

与“急性压力”相比,“偶发性压力”战线更长,像坐过山车一样。

早上闹钟没响起晚了,坐电梯遇到熊孩子把每个楼层都按了一遍,到公司被领导骂,熬了一晚上做的策划方案与同事撞单……

如果你曾经在一段时间内,遭遇一个接一个的灾难,你就能体会这种压力所带来的痛苦了。

偶发性压力会让你的精神持续处于紧绷的状态,

容易在阶段时间内引发情绪的变化。

当然,偶发性压力也有积极的一面,

比如,你在筹备婚礼或者装修新房,

一大堆的事情让你焦头烂额,

但你也会觉得痛并快乐着。

3、慢性压力

“慢性压力”,体现在生活不尽如人意时,是一种长期的状态,与变化无关。

一个人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国家,或是处于受尽种族歧视的地区,会长期笼罩在缺乏安全感的慢性压力中。

一个长期受虐待长大的孩子,或是长期遭受职场PUA的打工人,都有可能在慢性压力中否定自己或者自卑。

慢性压力会欺骗你的身体,会让你以为处于平衡状态中。

熬夜加班、吃垃圾食品,你以为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但终有一天,累积的压力会找上你。

02 透过反应看压力

压力有时候不易被觉察,但身体从来不会说谎。

当压力过大时,身体会出现种种不良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在提醒你,需要适时做出调整。

大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那么一些时候,会忘记事情、丢东西、无法集中注意力,好像大脑一片空白,丧失意志力。

这是大脑给你的提示,压力过大,它宕机了。

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压力是有益的,可以让我们处理事情更专注,思考也更敏捷,但超越了极限,大脑就开始工作失常了。

肠胃

还有些人,在感到压力、焦虑和紧张时,会出现胃痉挛、恶心或腹泻等现象,这是肠胃发出的信号。

长期处于偶发性压力或慢性压力中的人,通常都会出现一系列消化问题。 心血管

压力对心血管的影响尤为重要。

长期的高压会诱发高血压,容易感到压力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也更高。

皮肤问题皮肤问题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它的产生和激素波动有关,会因压力而恶化。 长期压力会导致慢性粉刺,还会引发牛皮癣、荨麻疹等皮肤问题。

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可能相对更隐秘,相比于身体疼痛更容易被忽视,但它对生活的伤害及影响同样巨大。

压力会引发许多精神或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易怒、沮丧、焦虑、抑郁等。

不要被困在压力的恶性循环之中,压力引发你的不适反应,而这些不适,又导致你的压力增大。

试着去正视压力,当身体向你发出信号,停下来,感受它。

03 找出你的压力画像

“你的抗压能力怎么样?”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不堪重负?”

“让你倍感压力的事情倾向于哪些方面?”

“当你面对压力时,你是如何表现的?”

如果现在问你这些问题,你答得出吗?

如果可以,那么恭喜你,你对自己的压力有很好地掌控。

如果暂时还不行,你需要花点时间,找出你的压力画像。

压力画像包含四个部分: 1、压力承受极点 2、压力刺激点 3、压力敏感因素 4、压力反应倾向

1、“压力承受极点”

适当的压力对人有益,它会促使你更专注于眼下,提升你的个人表现,你会感受到充实感和成就感。

然而,在压力逐渐增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拐点,当超越这个点后,压力带给你的动力将演变成焦虑,会降低你的表现,同时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这个拐点就是你的“压力承受极点”,也就是你能承受压力的最大范畴。

2、“压力刺激点”

你因为什么而感到压力,这个让你感到压力的东西,就是你的“压力刺激点”。

即将参加考试的人和即将面对公众演讲的人……也许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差不多,但压力刺激点完全不同。

存在哪种压力刺激点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3、“压力敏感因素”

“压力敏感因素”,就是帮你弄清楚哪些事情更容易给你造成压力。

我有一个朋友,在很小的时候遭受家庭变故,这件事对她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她本身是个抗压能力特别强的女生,但只有这一点,与家庭相关的不行,这就是她的“压力敏感因素”。

有些事,也许对我们影响并不大,但对其他人来说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所谓同理心,就是尊重他人的压力敏感因素。

4、“压力反应倾向”

当生活遭遇压力,你会选择如何应对?

暴饮暴食?大睡一觉?还是……大哭一场?

你倾向于应对压力的方式,就是你的“压力反应倾向”。

当觉察到你的自动驾驶模式,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夺回对压力的掌控感。

压力管理的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方法。

如果某个方法让你的压力增加了,那说明这个方法并不适合你。

找到你的压力画像,匹配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真正让你感到轻松,并有积极的体验,才是压力管理正确的打开方式。

善待自己,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运动和解压,借由这本书,重塑生活秩序,给你的心灵做做减法。

『延伸阅读』

▼▼▼

《解压全书》

[美]伊芙·亚当森(Eve Adamson)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章心理

网址:摘下压力面具,重塑生活秩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7792

相关内容

建立生活秩序的整理术
有序恢复工作生活秩序后,出行应该注意什么?详解→
让生活和工作都有秩序的六个方法
家庭的秩序
有序!有力!武江区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秩序
掌握自我管理技巧,让生活更有秩序
龙岗区开展全面清障工作 有序恢复各项生产生活秩序
【专访】《学做工》作者保罗·威利斯:中国年轻人正被物质秩序和文化秩序的同步变化深刻影响和塑造
阅梨丨依循美学秩序,编织沪上生活新景
秩序+变化=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