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变身!北航这项成果登上《中国科学:材料》封面

发布时间:2025-05-10 11:43

新材料的研发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挑战#

  还记得高中课本上这张图吗?


  一只小猫蹲在用火烧烤的“玻璃板”上

  小猫却安然无恙


  这当然不是一块普通的玻璃板

  而是一块低热导材料

  这类具有极端热输运性质的材料

  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其制备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日前,北航材料学院赵立东教授课题组

  给块体材料结构降维,让热传导慢下来

  取得低热导材料研究新进展

  成果被中外两大高水平期刊报道

  既是我国材料领域首屈一指的期刊

  《中国科学:材料》的封面文章

  也被《科学》杂志亮点报道


  《中国科学:材料》期刊封面。Science China Materials (简称SCMs,英文月刊),创刊于2014年底,是《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并与Springer出版集团合作面向海外发行。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主办的材料领域权威期刊《中国科学: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课题组在低热导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Extremely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from Bismuth Selenohalides with 1D Soft Crystal Structure》(SCIENCE CHINA Materials, 63 (2020) 1759-1768),并被《科学》杂志以摘选图片的形式进行了亮点报道 (Science, 368 (2020) 1325) (图 1)。

  第一作者:王东洋(北航2017级博士研究生),黄志伟(北航卓百博士后)

  通讯作者:赵立东

  第一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1.《科学》杂志通过选图亮点报道 (Science, 368 (2020) 1325).

  该研究发现了一类由一维链状晶体结构形成的具有超低本征热导率的化合物BiSeX (X = Br, I) (图 2),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子衍射、原位球差电镜等结合理论、实验和表征的方法,揭示了一维结构赋予BiSeX超低热导率的传输机制,提供了一种在块体材料中寻找超低热导率材料的新思路。


图2.(a)BiSeI的一维链状晶体结构,(b)STEM下BiSeI材料中的纳米线结构

  具有极端热输运性质的材料在热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电子通讯的散热领域对具有超高热导的材料有迫切需求,与此相反,超低热导材料在隔热和温差发电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超高热导率的材料通常具有较为简单的晶体结构、较小的分子质量、较强的成键作用以及较弱的非谐振效应。与之相反,传统的低热导材料通常需要材料具有较为复杂的晶体结构、较大的分子质量、较大的单胞体积和较强的非谐振效应。北航赵立东教授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二维非对称的层状晶体结构材料具有较强的非谐振效应,从而导致了低的热传导(Nature508 (2014) 373-377)。基于低热导特性,通过调控复杂能带结构优化了电传输特性(Science351 (2016) 141-144,Science360 (2018) 778-783,Science365 (2019) 1418-1424)。通过解决导电和导热的矛盾,逐渐形成了在宽带隙材料中寻找高效热电材料的研究思路,克服了由于窄带隙而引起的高效热电性能局限在窄温域的困难(Science367 (2020) 1196-1197)。

  该课题组近期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在宽带隙半导体中,通过降低晶体结构的维度筛选低热导率材料,进而利用输运性质的各向异性解决导电和导热的矛盾,开发新型热电材料。研究对比发现IV-VI族化合物中三维立方结构的PbTe、PbSe和SnTe具有较高的热导率。随着晶体结构从三维降低到二维和一维,层间和链间的散射作用抑制了声子传输,从而降低了热导率。对于一维链状结构的BiSeX, Bi和卤素离子X1-的弱成键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热导率,形成了一维的“软”链状,即在晶体的三个轴向的化学键均为弱结合,表现出近似零维的晶体结构特征。该特殊的结构使BiSeI的热导率接近于理论最小值,达到了~ 0.27 Wm-1K-1,显著低于众多具有低热传导特征的块体材料(图3)。


  图3. (a) IV-VI族化合物的热导率随着晶体结构的维度从三维、二维到一维逐渐降低,一维 “软”链状结构使BiSeX (X = Br, I)具有更低的热导率;(b) BiSeX (X = Br, I)的热导率显著低于众多低热导材料,接近于理论最小值

  为了阐明BiSeX的低热导率机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子衍射、原位球差电镜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二维层状结构的Bi2Se3、一维链状结构的Sb2Se3和BiSeX的晶体结构和成键特性(图4)。研究表明,Bi和卤素离子之间具有弱的成键作用,一维链内的弱键结合导致BiSeX具有更强的非谐振效应、较低的声子速度和较大的原子位移(中子衍射和原位球差电镜表征均证实)。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在具有一维晶体结构的材料中寻找低热传导特性的新思路,在热电材料和热障涂层材料等低热传导需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4.(a, d) 二维Bi2Se3、(b, e) 一维Sb2Se3以及 (c, f) 一维BiSeI的低维结构示意图和相应的晶体结构。(g-i) 分别是Bi2Se3, Sb2Se3和BiSeI的晶体结构。(j-l) 分别是沿着链方向的投影电子局域函数(ELF)。电子局域函数的等值面设置为0.9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 (2018YFA0702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772012,5163200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51925101),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Q18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9M650429) 以及教育部111引智计划 (B17002) 的共同资助。

  从前文的介绍中不难看出

  赵立东教授课题组

  已经多次发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了

  研究成果解决国际难题

  厉害了!

  一起跟小萱再认识一下

  这次研究成果的作者吧


  2014年入职北航卓越百人计划;2016年北京市师德先锋;2017年国际热电学会青年科学家;2018年北京市杰青项目获得者;201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2019年全球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兴趣:开发宽带隙高效热电材料,并利用其各向异性解耦热传输和电传输的矛盾。


  2014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20年6月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师从赵立东教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度博新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热电输运性质的物理机制研究以及新型高性能热电材料的设计和筛选,已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


  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师从姜鹏研究员、包信和院士,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3月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赵立东教授。主要研究硒化铅基热电材料,目前在热电材料领域共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降维=>变身!北航这项成果登上《中国科学:材料》封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0106

相关内容

北航侯慧龙顶刊(IF=66.308)封面论文!学校发在该期刊的第二篇
【教育资讯】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浙江首封录取通知书已送达!他在家门口上北航
六边形自助聚酯纤维吸音板儿童房琴房创意空间,吸音降噪装饰材料
2010年度国家环保科技成果登记表
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在北京首发
“点石成金”的新科技,废弃物摇身一变,化身环保新材料!
分享北新建材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5页)
科成转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国科学院|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竟都来自航天技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