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阳气窝 ”!拍一拍,从头舒服到脚,气血充盈
从头到脚打造完美街拍:细节与整体感的把握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技能教学# #时尚穿搭教学#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这句话便是在告诫我们“阳气”对机体的重要性!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可能一直在耗损着自身阳气,导致疾病缠身。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身的阳气足不足,又该如何调整养护呢?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
1、四肢发凉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一到冬天手脚冰凉,有人后脖颈子冒凉风,一些女性小腹发凉,上了年纪的人容易觉得膝盖和手关节发凉。
其实,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气不足,阳气不能达到四肢末梢,就会觉得手脚怕凉。
2、心情总是不好
一个阳气充盛的人,其心情大多数时候是好的。即便有的时候不好,也会在短期内调整过来。
那些抑郁、苦闷,常常感觉压力较大的人,往往阳气不足。
3、大便小便异常
阳气充足身体各方面都会比较健康,小便流畅大便顺畅。
当我们体内阳气不足的时候,小便可能会出现淋漓的感觉,大便可能会出现不成型的情况。
4、多汗
我们一般在天热、运动的时候都有过出汗。但如果我们出现异常出汗,比如白天动不动就出汗,晚上睡觉盗汗等。这种情况可能是阳气的固摄作用被削弱。
阳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心阳、胸阳不足的时候,津液不得固摄,腠理玄府舒张,于是就会多汗。
所以,多汗的人,尤其是白天没干什么也一身汗的人,基本是阳气不足。
5、肥胖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如果我们体内出现代谢异常,则很容易导致肥胖发生,这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尤其是腹部肥胖、舌胖苔白腻、动辄气喘吁吁的人。
6、头晕迷糊
清阳之气,输送于头部,令我们神清气爽、头脑反应敏捷、记忆力好,这其实是阳气足的表现。
那些记忆力下降、总是感觉头晕迷糊的人,往往是阳气不足引起的。
7、身体有淤血或者出血
阳气存在于体内,可以固摄我们的血液,使之流畅运行。阳气不足,会容易出现淤血,或者异常出血的情况。比如我们常说的脑梗、心梗,以及女人的月经量大、崩漏等等。
中医有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调理良药。只要我们阳气充足了,气血充足了,经络通畅了,就不会生病。
那么,到底如何该养护我们的阳气呢?
其实“呵护阳气”的方法很多,除了晒太阳,饮食温补、运动外,我们人体也自带一些“阳气窝”。我们多拍一拍这些“阳气窝”也能通经络、补气血!
刺激“阳气窝”,让气血大增
1、气海穴

气海穴,只看名字就知道了,它是气的海洋,气海穴又称丹田,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从肚脐向下一寸半的地方。
气海穴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常按摩气海穴能够强壮体质,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可能。
2、涌泉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我们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能刺激气血的流通,气血通畅了,阳气自然就来了。
3、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的正中间,按压的时候,左右手交叉,一手大拇指弯曲,顶揉劳宫穴,每次顶按3分钟,换另外一只手,每天做一次。
没事做的时候,还可以经常拍一下手,也有能刺激劳宫穴。除此按揉拍打之外,在正中午,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晒一下劳宫穴,能帮助补充阳气。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古人称其为“长寿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长寿穴古医书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拍揉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对于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也有很好防治作用。足三里尤其适合拍打。
5、后溪穴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我们经常按揉后溪穴还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的影响,但要坚持!
6、极泉穴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调节心律,治疗两肋疼痛;可以探测心血管疾患,预防心血管早期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我们经常弹拨极泉穴不仅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还可促进气血流通、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7、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我们经常按揉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
8、血海穴

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顾名思义,血海和人体的血液有关系,这个穴位其实就是血液汇聚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脾经之血的聚集之处,正如江河百川,终归大海。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经常按摩血海穴可以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日常生活中注意两方面
养护我们的阳气
1、早入睡,补充阳气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因此,我们应该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
2、穿衣饮食“暖”,不伤阳
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穿衣要暖,平常多喝热水,特别是手脚冰冷、有宫寒现象的人,平常可多喝红糖姜茶,祛湿驱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人体的“阳气窝 ”!拍一拍,从头舒服到脚,气血充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4952
相关内容
从头美到脚!气质女神养成记告别疲惫!六种中医秘籍助你提升气血
脚气、脚臭真怕,一人得脚气=全家得脚气,用它感觉太舒服了!
从头到脚说健康 2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 畅销十年全新改版 曲黎敏 著 2017年版
气血两虚=迅速衰老,按摩这几个部位可以益气养血、防衰老哦!
2月已到,寒假小目标“拍了拍”你
每天拉伸可软化血管 挥拍类运动最护血管
【健康百科】收好二十四节气养生攻略 照着做,虎虎生威一整年!
大脑供血不足?做这些动作,气血畅通,明目养脑
收好二十四节气养生攻略 照着做,虎虎生威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