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幸福感研究.pdf
幸福心理学家研究生活中的小确幸对幸福感的影响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幸福心理学研究#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 影响小学生幸福感因素的对比研究报告 系 别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专 业 名 称 小学教育 年 级 08 级 学 生 姓 名 龚婷 学 号 0850920061 指 导 教 师 李菁 二○一二 年 四 月 文献综述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近几年,有关现代人的 “幸 福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影响人的幸 福感的因素成分也不尽相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心理状态 势必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在学习中对幸福的体验和评价也可以很大程度的反 映出考学校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成果。也为如何发展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提供 了建议。目前,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生和中老年人群体,研究小 学生幸福感,特别是对比研究小学生幸福感的成分差异较少。笔者观察到近年来, 校外培优教育盛行,许多小学生双休都要参加课外培训。本文将从培优教育与普 通教育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影响小学生幸福感的差异。 二、主题 通过对有关幸福感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得到的总结如下。 1. 普遍认同的有关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 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 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 SWB 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 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 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Diener 认为主观幸福 感有三个特点:①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 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②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 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并不随 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③整体性,指主观幸福 感是一种综合评价。三个维度。 2.幸福感相关研究的发展进程。在这过去的四十年中,可以把幸福感研究 概括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发展三个阶段(Diener,1997)。描述比较阶段 是幸福感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人口学统计方面对幸福的影响, 主要采取两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Diener,1984)对不同群体的幸福感进行描述 与测量;即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理论建构阶段是第二阶段。 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范式,研究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一阶 段形成了许多的理论,例如,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目标理论、认知理论、 活动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进行理论解释,促使幸福感研究的深 化。测量发展阶段即第三阶段则进入对幸福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主要对幸 福感的测量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建构了多种理论支持的幸福感整合模型,提出了 幸福感测量的多种指标。 3.幸福感评估和研究方法。由于人们对幸福理解的不同,有自己的标 准。将幸福指数绝对化,简单化,偏激化都是错误的。目前,研究幸福感 的方法和工具有 “单题测量工具”, 例如: Fordyce(1988)编制的文字单题 量表,Cantril (1965)的梯形量表和山形量表、Andrews 和 Withy (1976) 的脸形量 表等图形量表。 “多提测量工具”, “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总 体主观幸福感量表》、Mpbel 编制《幸福感指数量表》、由 Diener 等人编制《国 际大学调查表》、Carol Ryff 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 城市居民主观幸
网址:小学生幸福感研究.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3316
相关内容
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学业压力的关系研究中小学生幸福感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幸福感研究综述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提升小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策略研究.doc
《提升小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生学校幸福感提升策略
多模式交通旅游出行幸福感研究.pdf
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毕业论文.doc
提升初中生学校幸福感的策略研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