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公共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措施.doc
社区环保:节能设施、节水措施、绿色建筑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社区生活体验#
析公共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措施
析公共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措施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公共建筑空调运行问题,并对空调节能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节能;问题;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耗能占到了50%—60%,有的甚至高达65%,可见,降低暖通空调系统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现状的存在问题 在实际运行方面,我国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的确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相较于某些发达国家的运行节能的举措,还显得相形见绌。虽然有上述几个方面良好的节能运行管理措施,但对目前仍现存的一些问题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1、大流量小温差现象。根据某项调研显示,在调查的二十多栋酒店类建筑中,这种现象存在的比例高达七十。究其原因,是水泵在实际运行中的流量大于设计流量,这主要由于在系统选型时采用了流量扬程偏大的水泵型号,就使得冷冻泵和冷却泵耗电量偏高,造成能源浪费。 2、室内的温湿度设计不合理 在《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室内温湿度设计为合格的标准是当室温≥26℃或26℃室温≥24℃且室内相对湿度≥65%时。而通过对所调查的二十多栋建筑的实测结果发现有近42%的酒店建筑室内温湿度是低于规定的。 3、冷冻水旁通。这种现象在调研中有近25%的酒店存在此现象,通常是在主机和冷冻泵的连接先并联,再串联的空调系统形式中,例如图1所示,图中A#,B#冷机是同型号,若其运行工况为7/12℃,当A#冷机未运行,由于水阀未切断,仅是B#冷机运行,因此12℃的冷冻水回水和7℃的冷冻水回水经过两主机后混合出水温度为9.5℃的冷冻水,易造成两种不利现象,一是使B#冷机制造成冷量浪费,由于冷量在混合时被抵消掉一些;二是可能使流经B#冷机蒸发器的水量不够,易使水凝结成冰。 图1冷冻水旁通 4、在公共建筑入口大厅空调设备运行频繁,由于建筑入口处人员活动少,因此并不需要长期开启空调设备。长期的频繁运行不仅不节能,而且还容易使人感到从室外到室内的温差过度大,导致出现环境突变的不适感。 5、业主的节能意识参差不齐。如酒店等商业类公共建筑的业主出于节约成本的利益考虑,其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相较于办公类的建筑可能会更好些,会更看重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强调运行策略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6、有些公共建筑所雇佣的运行管理人员可能并非专业出身,专业水平有限,对于空调机组的运行原理不甚了解,导致对空调系统进行死板的公式化的管理,无法使系统发挥出最佳的节能运行效果。 7、公共建筑的运行管理的能效测评体系的相关文案尚不够明晰详尽。由于没有规范可依的能效测评标准可供参照,导致对控制空调系统节能的强制力和约束力远远不足。 三、公共建筑空调节能技术 1、利用自然通风优化建筑热工设计 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基本确定了建筑空调负荷大小。在空调负荷构成中,外围护结构传热损失占25%~50%,寒冷地区甚至高达70%。可见建筑外围护结构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1)建筑在方案设计之初,应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平面、外立面形式、各朝向的太阳辐射照度、自然通风迎风面角度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在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日照时间,并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进行自然通风散热降温;在冬季多获得足够的日照热量,并避免冬季主导风向。 (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应满足国家节能规范的要求,对于外围护结构应优先采用热阻大、传热系数小的材料,严格控制建筑的形体系数和窗墙比,尽量不采用玻璃幕墙或玻璃屋面。对于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的外窗,还应考虑增加内、外遮阳,有条件还可以考虑在建筑物外墙及屋顶增加立体绿化植被等措施,尽可能提高建筑物的被动式节能特征,从建筑自身的构造来完善建筑节能措施。 2、因地制宜制定冷热源方案 暖通空调系统主要由冷(热)源主机、输送管道(包括水管、冷媒管和风管等)、末端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冷(热)源主机的能耗约占整个空调系统能耗50%,另外30%~40%是空调新风处理设备及末端设备所需能耗,水泵输送系统及控制系统能耗则为10%~20%。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冷热源是空调节能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冷热源节能技术,主要有热泵技术(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以及空气源热泵等),热电冷联供技术,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空调主机联合的空调系统等。在选择空调冷热源时,应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分析周边地理环境、地质状况、有无可直接利用的天然能源或可回收利用的人工废弃热源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制定冷热源方案。例如,周边地区有发电厂的余热废水排放时
网址:析公共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措施.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8926
相关内容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共9页).doc公共建筑节能分析.doc
简析民用建筑公共区域照明的节能措施.doc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措施和效果分析
简析民用建筑公共区域照明的节能措施.pdf
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及其措施
基于节能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doc
环保节能下的建筑设计及术措施环保节能下的建筑设计及技术措施.doc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及节能措施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