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锅碗瓢盆,是提升还是“装”?

发布时间:2025-07-09 01:55

厨房里锅碗瓢盆齐响,自嘲:这是交响乐的‘锅碗瓢盆版’。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生活中的小幽默#

▲陈晓卿

▲舌尖3导演刘鸿彦

昨晚,期待了四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如期开播,也许是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反响似乎不如前两季一边倒的叫好。节目开播没多久,就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这是舌尖上的“锅碗瓢盆”,表达了失望之情。很多人直言中途换台,认为和陈晓卿导演的前两季相比,水准就像法拉利和比亚迪的差别。至节目结束,吐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

我整理了一下,槽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本末倒置,没有突出美食主线,过分强化了器具的作用,有点喧宾夺主。而且,就算器具的作用也没有好好挖掘,基本上是为讲而讲、为突出而突出,没有强化它对食物的作用。

二是广告味太浓了,仿佛是来看锅碗瓢盆广告片的。没有食物的声音,没有食物的味道,没有食物的欲望,把个记录片拍成了器具展销会。

三是团队的调整使创作理念大相径庭,吃什么、和谁吃、怎么吃?如食鸡肋,食之无味。从文案到配乐,游离了前二季的核心。

四是过分强调人文,将美食带离了跑道。观众首先爱看的是美食,然后是美食后边的故事,而不是老百姓日子有多苦,铁匠失业了,厨子太忙了不顾家,等等。“我们要看美食,不要看综合叙述和弘大叙事”。

甚至还有网友激进地说:按照这个套路,是不是下一期还要做一次就餐环境?包括怎么设计、怎么装修,那也是吃的一部分啊。

还有人说:舌尖1 是拌着口水看的。舌尖2是冲着人文看的。舌尖3是被蒙在鼓里看的…..

当然,正面评价也不是没有。有人就说,这是“一个拥有人文情怀的人和一个吃货的审美差别”。太多给出“差评”的观众,是“为喷则喷”,不了解这一季节目的背景和底蕴。因为这一季是站在一个更大更开阔的平台上审视中国美食,地域广阔,视角多元,人文和情怀的支撑是这部美食纪录片的根本所在,所以不能拿它跟普通美食栏目相提并论。

应该讲,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都失偏颇。“舌尖上的中国”拍续集是大势所趋,从全国人们翘首期盼的状况看,巨大的市场需求在那里。

但是,也许是一开始没有想到会有“拍了又拍”的状况,第一季就以大而统之的方法把要讲的故事都讲完了。譬如“主食的故事”、“五味的调和”、“转化的灵感”,都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就好像第一季就端出一个大碗,把精华都装进去了。第二季怎么办?陈晓卿想了个讨巧的办法,讲情怀。把食物与人进行了联结,“家常”、“时节”、“三餐”,虽然也是宏大的词汇,但因为连结了人,很打动人,让国人得到了在美食节目中从未有过的体验和尝试。

等到拍第三季的时候,陈晓卿已经不在了。所有继任者都有同一个心愿:不但要把这个故事讲下去,还要讲得更好更出彩,所以光有传承是不够的,更要有创新。这是观众审美的需要,也是央视证明“栏目离了陈晓卿照样行”的需要。所以,经过十个月的筹备和拍摄,他们端出了“器具”、“宴席”、“厨人”、“小吃 ”、“点心”、“食养”、“时节”、“融合”这样一个盘子。昨天引发滔天吐槽的第三季第一集,讲的就是器具。

▲气孔穿山灶

▲泡菜坛

▲石磨

平心而论,以器具讲食物,是没有毛病的。尤其在食物烹饪千变万化的中国,器具的特色,就是地方美食的特色。昨天“舌尖3”挑的,从灶、刀、坛、锅、盘和碗,都是既有新意又有故事。特别是章丘铁锅,我还没等电视放完就在某宝上下单了一口,说明这个“锅的故事”是讲的不错滴,无数主妇都在心中种下了这颗草。

▲老铁匠

▲制刀人

▲砌灶人

但显然,讲故事的方法是有问题的,不论讲什么器具,他是为美食服务的,不能为讲而讲,不然就变成了“手艺中国”或“匠人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但昨晚的器具故事则有点厚器薄食,用器具烹饪美食点到为止,大量的过程讲的是如何制造工具,这在把握上还是有点偏离的。也是很多观众大呼“不过瘾”的原因。

还有,片子过多地强调和凸现了“人文”。这本来是片子的特色和亮点,但过度凹造型却有点喧宾夺主、用力过猛之感。勿庸置疑,中国美食自带人文,一个字不说也是文化。观众不是傻子,所以,刻意地把大家往人文的道上引,就有点说教了,惹人反感。

中国地大物博,除了人,就是无尽的佳肴。一季、二季、三季……我觉得拍到N季都不是问题。但前提是,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切入?我觉得,不妨学学日本的纪录片《食彩之国》,格局更小,小到每集只讲一样食材,但却把食物的故事讲得细致入微、诱人入心。这部片子拍了整整六七百集,却无冗长之感。它也讲文化,但只是微微涉及,略微透一点人文情怀,虽不婆婆妈妈,但也有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没有刻意植入一些东西,一切朴素自然。

▲外籍摄影师与刘鸿彦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有人说,陈晓卿离开了“舌尖”,“舌尖”也转不起来了。这个说法不一定有道理,但是,不论团队本身还是观众,都会有意识地去比较不同导演的特点和水准,这个对节目不一定有利。刻意地比较和导入超越意识,会让节目偏离本身的轨迹,显得比较“装”。

其实,舌尖的上魅力就在于,娓娓地讲美食故事,不要人为引导或放大。用一个网友的话说,“食物犹如极品美女或帅哥,翻来覆去地看不够,你尽管给我展示好了,挖掘他们一点有趣的灵魂更加分。包括他们穿什么、踩什么鞋上来的呢。”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价值,无疑是他的草根性,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美食故事,在咸咸淡淡里道尽人生。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点我关注

网址:舌尖上的锅碗瓢盆,是提升还是“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5622

相关内容

锅碗瓢盘是指什么 锅碗瓢盆是什么意思?
舌尖上的锅碗瓢盆:朴素、回归、滋味 奏响美食交响乐
锅碗瓢盆是什么意思
锅碗瓢盆的储存方法,锅碗瓢盆怎么放?
梦见锅碗瓢盆是什么意思
锅碗瓢盆(锅碗瓢盆的意思、拼音及典故)
七律.锅碗瓢盆
锅碗瓢盆挂在墙上图片
锅碗瓢盆是不是四字成语
锅碗瓢盆,就是向往的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