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冰箱不是保险箱!夏季警惕食源性疾病
春夏之交要警惕肠胃疾病,饮食宜清淡。 #生活常识# #季节性健康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剩菜剩饭的存在,在炎热的夏季,微生物繁殖活跃,剩饭剩菜处理不当成为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
冰箱的认知陷阱:低温不等于无菌
许多人将冰箱视为食物的“保险箱”,以为低温能杀死所有细菌,这种误解潜藏着巨大风险。冰箱冷藏室的低温环境只能抑制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并不能彻底消灭微生物。
热菜在室温环境中自然降温时,5℃到60℃之间的范围是细菌滋生的高风险区域,微生物数量会急剧增长,尤其当食物处于30℃至40℃时,其增殖速率明显加快。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强毒力致病菌,即使初始含量极低,也足以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看不见的威胁:冰箱里的微生物世界
打开你家冰箱,可能存在着一个隐形的微生物王国:
1
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引发疾病。
2
强毒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少量即可致病。
3
低温杀手:李斯特菌,能在0℃以下环境中存活繁殖。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特定人群尤为危险。它可穿透胎盘导致流产,或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孕妇、胎儿、婴儿和老人具有致命威胁。
科学储存法:剩菜处理的黄金法则
改变一个习惯就能显著降低风险
剩饭菜应趁热放入冰箱,而非等待冷却。虽然热食放入冰箱会短暂升高冷藏室温度,但现代冰箱能快速恢复低温状态,消耗的电量微不足道——一天仅多耗约0.04度电。
分类储存是避免交叉污染的关键
储存容器选择同样重要。富含油脂的食物应避免使用普通塑料容器,因为有害脂溶性物质可能渗入食物。玻璃器皿或有釉质瓷器是最佳选择。
安全食用指南:从冰箱到餐桌的防护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为家庭食品安全提供了系统指导:
保持清洁
处理食物前后彻底洗手。
生熟分开
使用不同砧板和器具。
烧熟煮透
食物中心温度≥70℃。
安全储存
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
安全原料
选用新鲜食材和安全水源。
冰箱不是时光暂停器,而是微生物的慢动作战场。冰箱门关上的那一刻,不是食物安全的终点。当每个家庭掌握科学储存方法,当“趁热冷藏”取代“放凉再存”,当分类存放成为习惯,当我们学会用科学对抗看不见的威胁,才能真正把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河北疾控
网址:【健康科普】冰箱不是保险箱!夏季警惕食源性疾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1060
相关内容
冬季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健康提示(三)—— 食源性疾病风险提示夏季食物储存有讲究冰箱不是保险箱
专家提示夏季保障食品安全:冰箱不是食品的保险箱
医生:冰箱内的食物尽量加热食用 警惕冰箱里的健康隐患
冰箱不是“保险箱” 夏季冷藏食物有讲究
国家卫健委:冰箱不是食品的保险箱,在冰箱大量“囤”食物不可取
冰箱并非“保险箱” 夏季应遵循食品安全5个基本原则
冰箱不是保险箱!食品安全“五要点”让你安全过夏天!
防范食源性疾病 保障饮食健康
【健康知识】警惕“冰箱病”,告诉你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