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作为夏季首个节气(2025年5月5日),标志着阳气升发、万物繁茂,中医认为此时需顺应“养心护阳、健脾祛湿”的养生原则。以下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总结立夏养生要点:
一、节气特点与养生原则
南北气候差异:南方湿热(气温30℃+,雨水频),北方燥热(昼夜温差大),需因地制宜调整养生方式。
阴阳调和:立夏后“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易出现心火旺(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脾虚湿困(腹胀、湿疹)等问题,需注重养心、祛湿、护脾。
二、饮食调理
养心食物:红色食物如樱桃(补心血)、红豆(清心火)、西红柿(敛汗生津)。
祛湿健脾:冬瓜、薏米、扁豆煮汤;陈皮茯苓茶、四君子粥(脾胃虚弱者适用)。
推荐药膳:酸枣仁茯苓茶(宁心安神);
荷叶粥(清热解暑)、三豆饮(黑豆+绿豆+赤小豆,祛湿解毒);
苋菜豆腐羹(红白食材入心、肺经)。
饮食禁忌:慎食苦寒食物(苦瓜、莴笋过量伤脾胃),忌贪凉饮冷(冰淇淋伤脾阳)。
三、起居调护
作息规律:晚睡不超23点(顺应阳气升发),早起吸纳晨阳;午睡30分钟(养心阴、缓解“夏打盹”)。
起居防护:衣物选透气面料,护住大椎穴、命门穴;睡眠时关窗避风邪。
四、运动建议
柔缓适度:清晨/傍晚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以微汗为度,避免大汗耗损“心液”。
补水要点:运动后饮用淡盐水或温水,补充电解质。
五、情志调摄
静心戒躁:避免“情绪中暑”,可静坐、书法、听舒缓音乐,或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
传统修心法:晨起观莲清心火、午间闻檀香宁神、傍晚抚琴疏肝气。
六、常见误区
贪凉伤阳:空调温度过低、过量冷饮易致寒邪直中,损伤脾阳。
盲目泻火:阴虚火旺者滥用黄连等苦寒药物,可能加重体虚。(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供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咸阳市场监管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科普小知识】立夏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