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食物过敏怎么办?4件事是当务之急!
食物过敏不是传染性疾病,不能通过共享食物传播。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食物过敏#
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目前, 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而其中食物过敏患者越来越多。
食物过敏已被WHO列为 五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 特定的食物通过免疫应答机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国际免疫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并命名的食品过敏原共计 297种—— 62种植物源性食品含 205种过敏原, 40种动物源性食品含 92种过敏原。
其中,牛奶、鸡蛋、花生、甲壳类、鱼类、大豆、坚果和小麦是常见的 “八大” 食品 过敏原,90%以上的过敏反应由这些致敏食物所引起。
食物过敏是如何发生的
遗传因素
研究数据表明,父母一方有食物过敏史,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有食物过敏史,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环境因素
婴幼儿期引入固体食物过早或过晚、摄入过多维生素、长期处于烟草烟雾环境中等,都可能会加大食物过敏的发病风险。
年龄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更常见,尤其是婴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
此外,研究证实食物过敏还与 肠道抗体减少和胃肠黏膜损伤有关。
食物过敏的常见表现
消化道症状
呕吐、腹泻、腹痛、胃食管反流、血便,严重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或严重结肠炎。婴幼儿可表现为 进食后哭闹、拒食。
皮肤症状
特应性皮炎,面部、口唇、眼睑水肿,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口腔及咽喉症状
口咽部(唇、舌、上腭)和喉部出现不适感。如舌部麻木、运动不灵敏、疼痛或者痒感,咽喉、舌头肿胀等。
呼吸道症状
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慢性咳嗽、呼吸短促、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喉水肿或气道阻塞。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等。
心血管症状
血管炎、低血压、过敏性休克。
如何判断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诊断专业性非常强,疑似食物过敏者 应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及诊断,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饮食排除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回避可疑食物2~4周。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可疑食物激发症状出现,观察食物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此检查是食物过敏诊断的主要方法。
皮肤点刺试验(SPT)
此检查比较方便、简单、快速。操作是在前臂皮肤上,滴一滴食物抗原提取物,用消毒针尖通过食物提取物轻刺皮肤。15分钟后,测量疹团的平均直径,反映食物过敏的可能性,为进行免疫治疗和过敏原回避提供依据。
斑贴试验
此检验有助于观察皮肤的变化及是否有其他临床表现,对非IgE介导的特别是小麦导致的食物过敏有一定诊断价值。
血常规检查
部分食物过敏患者会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测量血液中特定的IgE,占总lgE的比例,判断存在过敏的可能性,协助了解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机体致敏情况,检测结果阴性的临床意义要大于结果阳性。
内镜和黏膜组织病理检查
明确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肠病和乳糜泻的诊断。
预防食物过敏,建议这样做
注意挑选食物
确认导致过敏的食物后,在日常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选择。
在出外就餐时,一定要主动问清食物中是否含有过敏成分,避免误食。
当心加工食品
我国并未强制要求加工食品在外包装上注明食物致敏原,因此,在选购食品时要留心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导致过敏的成分。
随身携带抗敏药物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进食,服用抗过敏药物,严重时要及时送医。
婴幼儿时期注重激发免疫耐受
早期介入多种易致敏食物蛋白,激发免疫耐受,可以帮助降低食物过敏风险。基于此理论,有研究建议应当在婴幼儿时期随辅食添加引入易致敏食物,确保饮食多样化。
转载:健康中国头条
(保存图片登录抖音,关注市卫健委官方抖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网址:健康科普 |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食物过敏怎么办?4件事是当务之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0946
相关内容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食物过敏怎么办?4件事是当务之急「关注」--食物过敏怎么办?4件事是当务之急!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面对食物过敏,你该怎么办?
时刻科普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食物过敏 预防最重要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丨重视过敏性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科普】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严重过敏反应:可防的致命威胁”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科学应对过敏,守护健康生活!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 预防过敏疾病,促进健康生活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克服障碍,防治食物过敏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全面认识过敏性疾病,促进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