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5页)
环境绿化:将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审美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个人审美#
— PAGE \* Arabic 1 —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专业:语言学姓名:朱冬雪学号:指导老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的深刻质疑与反叛。这种反叛现代性的精神被20世纪60 年代出现的后现代艺术很好地继承下来,并用于否定业已制度化了的现代主义艺术,而其反叛策略和艺术技巧则被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传媒广泛融入商业运行机制,成为商业促销活动的有效手段。 其次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谋划。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种艺术化生活方式的建构,往前可追溯至19 世纪后期唯美主义者瓦尔特·佩特、王尔德,以及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世纪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等。他们都崇尚把艺术因素融入生活,喜欢即时性体验,追求新品味、新感觉的实现,努力将自我塑造成一种审美化的存在。对美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性。美是对人类生命力的彭显。艺术无疑是人类达成这一意念的最好方式。“艺术通过让物化了的世界讲话、唱歌甚或起舞,来同物化作斗争,忘却过去的苦难和快乐,就可把人生从压抑人的现实原则中提升出来。”1作为一种对人自身确证的方式,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更执著于对人内心世界的观照与精神之域的呵护。所以,一且艺术从传统道德教化工具的角色下摆脱获得自身的自律性时,艺术审美就成为人类对抗自身异化、寻求精神超越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现代艺术不仅仅只是人类实践活动形式而更大程度上来说是社会批判的武器,是人类精神自我救赎的庇护所。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打破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事情不再是束之高阁高不可以的神圣之物。艺术的生活化使得大众有了了解艺术的机会,同时也是艺术本身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必然会带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我们原本枯燥单调毫无色彩可言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化使得我们人人都成了生活的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进行日常生活中艺术的创作,艺术被大众所拥有。可以说,艺术设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喝水的茶杯,大到日常交通工具,其中渗透着设计艺术元素。设计艺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强化了人们生活中美的因素,使美就在平常人的身边,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味的美。这是对生活的提升也是对审美意识的提升。 三是指充斥当代日常生活之经纬符号与影像之流。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其使用价值,上升为商品的主导性价值; 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单是对其实用功能的享用,更是对其所指向的阶层及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拥有。而商品符号价值的塑造,绝大多数源于广告等大众传媒所制造、宣传的极具诱惑力的影像。这些迷人的影像持续地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欲望,诱使人们不断追逐影像所预设的时尚高雅生活体验。可以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靠图像来传递信息的时代,现在的一些聊天工具上搞笑形象的图画替代了人们的语言,更加形象的传达了所要传达的信息,丰富多彩的视频也是我们的眼球应接不暇,就像当前有一些时尚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基本上成为现代人娱乐的主要方式,因为这些综艺娱乐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以更轻松娱乐的方式来欣赏艺术和文化。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当我们看电视或是看娱乐节目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以及眼球完全是被视频影像所控制的,根本来不及做自己的思考,只是被那些演员们娱乐搞笑的行为动作所吸引,这样一来长期观看综艺娱乐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失去了自我对事物判断的能力,因此在影像时代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提倡对知识对艺术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不是只会一味的从事物的表层去看问 题。 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利弊问题,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来分析,物质生活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是改变了我们原本不怎么有意义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这种改变也使得一些人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物质层面的外表,华丽的衣服、奢侈的装饰品、豪华的住宅、名车、美女等等,当然我们的大脑在应对这些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时候早已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时间和主动去思考的那种动力。只能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造成现代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这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为人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世界的饱满充实。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明星自杀了某某富豪跳楼了,有些人不仅会在背后斥责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富人们。然而我们却忘了这样一点:那就是不管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永远会是人类生存的意义所在。这就像我们在追求理想的时候,过程也许会很艰苦,但会很充实,一旦理想实现我们又会觉得生活似乎没有那
网址:日常生活审美化(5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4053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
日常生活审美化.ppt
浅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教育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