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东西艺术展火出圈 年轻人审美态度够包容
生活艺术摄影,让老年人更年轻:展现活力和乐观态度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老年人生活艺术#
碧绿青蛙勺子
十二生肖灵性摆件
跟着一双双造型浮夸的“丑”鞋排成的动线旋转跳舞,以无边抱枕流体猫堆为背景猛猛拍照,在变形镜前对着超宽肩西装“试衣”自赏……每年都能引发网络狂欢的线上“丑东西”评选今年首次在线下开展。展览所在地杭州迎来了“审丑”情绪共鸣高峰,开展仅一周,日均观展人流超过3000人。线上网友纷纷感慨:“救命,太丑了,但越看越上头是怎么回事?”
丑东西蓄力五年不断破圈
常言道,“各花入各眼”。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丑的界定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发展到Z世代成为话题引领者的当下,年轻人对丑的、抽象的、离奇的反传统向度的东西更容易产生超乎预期的兴趣,甚至形成圈层和集体共识。
年轻人对“丑东西”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因画风清奇不断“破圈”,五个月内组员人数从5000人涨到15万,到今年更是逼近25万。组员们在这里记录、分享生活中看到的“奇珍异宝”,包括但不限于玩具、服饰、食物,甚至宠物和自己,只要丑得够独特,就会有人缓缓将“保护”打在公屏上。眼光相似的人纷纷求商品链接,想要拥有同款。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在2020年12月举办了第一届丑东西大赛,联合豆瓣、即刻平台,通过征集网友发掘的“丑东西”,评选出年度最具创意和个性的商品。这一活动因其独特的创意和对年轻人审美的契合,颁奖视频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迅速走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活动的持续举办,“丑东西”逐渐完善了评选标准,强调“丑”要有个性、彰显态度、自由洒脱,并能带来趣味和启迪。绿鱼人头套、老虎上山连裤袜、仿真人脸口罩、碧绿青蛙勺子、吾皇的伞等都是近年来的“出圈”作品。
此外,活动形式也从简单的线上征集逐步发展为包含评选和颁奖的完整流程,加入短视频、直播等互动性更强的传播形式,官方发布累计播放量超4000万,互动量超320万;全网大量的“自来水”粉丝叫好,使得“丑东西”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颁奖典礼也成为了许多年轻网友每年蹲守必看的节目,边观赏边种草“丑东西”。
线下展揭示去中心化审美趋势
近日,首届淘宝丑东西线下展《丑时已到》在浙江杭州天目里16号楼的“丑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一睹青蛙勺子、绿马头套、脚趾鞋等网络热门“丑东西”的真容,还可在无边抱枕流体猫堆、羊毛毡买家秀、丑萌挂件墙等装置前打卡拍照。
展品中,流体猫堆通过“长蛇”状的猫头无边抱枕堆积,表达出了“丑”的意象是流动的这一观念。“因为美和丑的定义本身没有界限,会像钟摆一样是流动的,过程中让年轻人真实地释放情感、找到归属和认同,进而形成新的文化艺术。”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副院长刘益红认为,“丑东西展”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关于美丑的钟摆已经在滑动中,并且产生了推进大众审美前进的动力。正如展序中所言,《丑时已到》并非为“丑”正名,也无意颠覆既有的美学价值,它更希望观众悬置习以为常的审美判断,去感知这些“丑东西”所蕴含的未被规训的生命力,以及它们所潜藏的创造之力。
同时,刘益红认为,此次展览洞察到了“去中心化审美”的趋势,“不同于经典、崇高、永恒的艺术,以‘丑东西’为代表的艺术它们更鲜活、跳跃、多样,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和价值的补充,它们正在驱动更多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年轻人的消费从价格和功能转向追求自由、丰富、奔放,从‘艺术审丑’走向‘消费审丑’。”
“某种意义上,‘丑东西’变成了年轻人多元化需求的情感容器与社交符号”,简单心理App创始人兼CEO简里里认为,“审丑”热不仅拓宽了大家对美学的理解,多了表达自我的方式,更展现了这届年轻人积极向上、开放包容、追求真实的生活态度和智慧,“以‘丑东西’为例,这些反美学的、抽象的东西将激发年轻人找到情感和圈层归属,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设计师希望作品脱离小众
蝴蝶公主是一名生于1998年的北京女孩。2020年,抱着要把自己设计的衣服做出来的想法,她向朋友借了几千块钱,开设了自己的网店,主要卖衣服和饰品。“创业之初,我什么也不懂,更没有任何资源,工厂也是从网上找的,饰品链条是自己DIY的,拍照、发货全部都是我一个人做。”蝴蝶公主回忆道,同一年,淘宝举办了首届丑东西大赛,组委会联系到她,给“老虎上山连裤袜”颁发了“丑味相投奖”。最初她认为这就是个骗人的噱头,直到收到了正式的邀请函,参加了颁奖典礼,才一步步确认这不是骗人的。
这双袜子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是丑化中国风。但蝴蝶公主并不认同:“不是只有高雅、精致、内敛才叫中国风。中国风就是中国的风格。红底黄字,绿水青山,红花绿叶,这都是中国风。”
彼时,她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开始我并没有认定这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事业,只是抱着做做看、玩一玩的心态。”她将网店当作展示的平台,首页、详情页的设计都不同寻常,甚至会让人觉得离谱。“虽然是作品展示,但同时又是可以被人去消费的——我很喜欢这之间玄妙的关系。”
蝴蝶公主说,相较于“丑”,她在做设计时,第一想要的效果是炸裂。如果用4个词来概括,就是幽默、讽刺、廉价、华丽。她也从来不想作品变小众,相反,更想成为主流。“我如果不是独一无二的话,那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需要我。我存在的理由就是‘与众不同’。”
对于让她收获人气的源头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的主题“保护丑东西”,她认为,那些别人瞧不上,觉得土的、丑的、不高级的,都是自己想要保护的。“但其实这些东西也不需要特别保护,只要你坚持,它们的生命力一直都很蓬勃、顽强。”
丑东西IP带动产业销售过亿元
“丑东西”话题度满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们买单?
实际上,在商业价值上,“丑东西”已带动了电商平台相关产业销售过亿元,迎合了千万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个性经济时代”下全球零售的独特样本。“丑东西”的IP让不少商家意识到个性化创作的价值,走出同质化竞争,能够带来真实可观的流量和营收。
生于1999年的陈二沟,是一名在江西景德镇创业的手作陶艺人。2024年,他的作品“碧绿青蛙勺子”被网友票选为“丑东西”时,他曾强烈反对,不仅要求组委会取消其提名,还将店铺中的商品都加上了“美东西”“酷东西”的标签。不过,一番折腾也未能如愿,作品还是入选当年“五强”。巨大的关注之下,货真价实的订单也纷至沓来,“一勺难求”订单一度排到了次年,上新的宝贝只要几秒就会卖断货。如今,他理解了大家对“丑东西”的定义:“大家爱的是‘丑’之下的态度,认可了我的创作。”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sofubi玩具(一种以PVC塑胶材料为主的手办玩具)原创设计师吕师傅,他设计创作的十二生肖手办摆件意外获评第五届丑东西大赛“五强”之一,网店“幸福青年玩具店”随之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日均访客量翻了三倍。在二手市场,获奖玩具因其稀缺性使得二手交易价格跟着暴涨。
蝴蝶公主认为,人们是愿意追随潮流的。一些所谓“丑”的产品,会变得越来越主流。“比如洞洞鞋、雪地靴,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太丑了,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很多人都在穿、很多品牌都在做的一个常见品类。”
如今,淘宝丑东西大赛已举办五届,不仅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销售和品牌创新。在人们的精神需求反映到物质消费的过程中,当代年轻人对多元、个性、不完美、治愈价值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调动了百万灵活的中小商家自由创意,开发出更多能连接到年轻人需求的商品。
在投资人黄海看来,用户永远对小众、非标、“不一样”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对于个性化初创IP最核心的需求是让更多精准圈层的人群看到和连接上,“这是从0到1正向循环的开始”。他认为,充满个性创造的IP是“个性经济时代”能让商业IP避开同质化竞争的有效路径。“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从‘艺术审丑’到‘消费审丑’之间转化的路径并不长,‘丑东西’表面上看是流量密码,但它更是真实的、有力量的,本质上是IP创新创造为数百万中小商家带来的长尾效应和商业活力。”(陈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丑东西艺术展火出圈 年轻人审美态度够包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2991
相关内容
“丑东西”LABUBU,统一了包挂件7、生活丑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典型概括,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主要内容
中学审美教育艺术
狂卖200亿的丑鞋,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新宠”
东家首届工艺艺术创作展圆满落幕,加速“大豫园”东方生活美学生态联通
爆火出圈的厦门六中艺术团里,有一位“陈妈”......
当艺术遇到AI,这届双年展有点东西
奢侈品=消费最大的牌+获得最莫名其妙的丑东西?
论人生的审美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