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式”公益编织睦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14 15:32

编织新手必学:基础编织图解教程 #生活技巧# #手工DIY技巧# #编织技巧#

金山网讯 每周二下午2时,家住南徐山庄的退休教师王迈都会准时来到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七里社区二楼的合唱活动室,带领彩虹合唱团的团员们排练,为社区的文艺演出储备节目。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王迈会获得一定的志愿服务积分作为“报酬”。

今年以来,七里社区推出“志愿者积分管理办法”与“居民闲置漂流规则”,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家门口慈善”服务工作,创新构建“慈善帮扶-志愿服务-资源循环”三位一体“公益闭环”,在精准帮扶困难群众的同时,让志愿精神与邻里互助在社区蓬勃生长。

小积分驱动大参与

如何将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形动力?七里社区的解题之道在于“积分量化”。

通过《志愿者积分手册》,居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无论是参与环境整治、组织文艺演出,抑或是敏锐发现安全隐患(最高可积50分)——皆被赋予清晰的价值尺度,受到区级以上表彰可获得高达8-50分的积分奖励。差异化的积分设计,有利于引导居民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服务方向,让每个人都能在社区有所作为。

常住人口达14877人,其中参与过各层次志愿服务的人数达7359人,七里社区“服务-积分-回报”的闭环体系,让志愿行动不再仅靠情怀驱动。

积分制度的核心在于“价值可视化”。居民通过《志愿者积分手册》记录每一次付出,积分可兑换社区慈善超市里的物品,享受共建商家折扣,甚至还可与年度评优挂钩。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数量众多的志愿者,七里社区还组建起“红先锋”“橙暖心”“金活力”“绿家园”“青成长”“蓝平安”“紫文体”7支志愿服务队,打造了“七彩七里”特色服务品牌。

绿色纽带重塑邻里温情

社区慈善超市中的物品除了社区采购、爱心人士捐赠,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居民闲置物品“漂流”。

在七里社区,闲置物品不再是堆积角落的“废品”,而成为联结邻里的绿色资源。依托闲置漂流规则,居民可将小家电、玩具等八成新物品,以积分标价,放入社区“漂流展示柜”;有需要的居民则以积分认领。捐赠小家电一次积10分,置换物品积5分——资源循环本身便成为环保善举。

此外,社区还设置慈善捐助箱与共享工具柜,居民可用积分租借电钻、轮椅等工具,既减少资源浪费,又降低生活成本。“从前丢掉可惜,现在循环起来既帮人又赚积分,社区成了共享大家庭!”一位捐赠儿童玩具的居民感慨道。

可持续的闭环需要制度的坚实保障。七里社区创新打造数据化、动态化的管理框架:志愿者活动通过电子花名册全程留痕,服务清单与积分每月公示,有效堵上“人情分”漏洞;同时以“减分项”作为约束红线——服务投诉将导致积分清零,参与非法活动甚至取消全年积分,确保公平公正。而在“闲置漂流”环节,引入定价审核、押金保障机制(如工具借用需押金),既防范了潜在纠纷,也悄然培育着居民的诚信品格。

闭环故事见证邻里深情

曾申请临时慈善救助的吴阿姨曾用慈善超市兑换券领取粮油。今年她凭借舞蹈特长加入“紫文体”志愿队,参加组织策划社区文体活动37次,累计积分121分。上月她用积分兑换一位困境儿童的“微心愿”,帮助这位社区的困境儿童获得了一份学习大礼包。

“用自己的特长回报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比领补助更有尊严!”如今吴阿姨已成为“紫文体”志愿队骨干力量。

当吴阿姨们转身成为中坚力量,当旧工具在共享中创造新价值,“家门口慈善”便注入了汩汩不断的源头活水。这条用制度编织、用温情浸润的闭环链,正悄然绘就一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困有所扶”的睦邻新图景。(通讯员 卢洲 记者 姜萍)

网址:“闭环式”公益编织睦邻新图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5466

相关内容

【文明朝阳】公益服务推动邻里互助:记平房定福家园南社区“左邻右舍”睦邻驿站
“联动社群、睦邻共建”社区睦邻节活动
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四互”工作法 共绘“大城”里的睦邻“幸福景”
友好社区建设,从睦邻行动开始 | 社工课
新风润金陵 “社区公益阅读计划”编织社区文明新图景
社区“舞台”上,这样展现睦邻生活!
注入“心”能量!春树里社区启动“睦邻舒心驿站”
临夏市东区街道和谐社区开展“睦邻生活服务圈”公益活动
旧楼道变身睦邻客厅!普陀这里探索治理新模式
铜陵市首届邻里文化季温情启幕 共筑和谐社区新图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