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签约模式创新 | 让健康服务“动”起来—— 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绘就基层医疗服务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7 21:21

家庭医生制度有助于优化我国医疗服务结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生活常识# #家庭医生#

去投稿

作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剑锋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坚持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构建“1+1+1”接续型医联体、创建名医工作室、建立中医特色专科护理联盟基层协作服务模式等举措打破医疗资源壁垒,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专业性。今年起,中心再度创新推行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服务如春风般吹拂北疆千家万户。

1

模式创新破壁垒 工作室流动惠民生

今年起,在医联体单位与胜利街道办事处的鼎力支持下,中心深度挖掘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潜力,经过与医联体专家、胜利街道各社区多轮沟通协调,正式推出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模式。该模式每半个月进驻一个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老年友好睦邻点等公共空间开展服务,以“胜利街道园丁社区-新春社区-秀水社区-东升社区-阳光社区-华联社区-爱民社区”的有序循环轮转机制,让优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像流动的春风般持续吹拂各社区的每个角落。

工作室采用“双专家+多学科”服务配置,每次邀请2名医联体单位专家,联合中心全科医生、中医医师及医护团队,为居民提供“零距离”诊疗服务。专家不仅开展常见病诊断,还同步普及健康常识;中医医师推广耳压贴穴、葫芦灸等适宜技术;心理辅导团队则全面践行“中(蒙)医+西医+心理”协同服务模式,针对慢性病患者及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并为居民定制个性化健康方案。

2

服务细节显温度 身心共护暖人心

在胜利街道新春社区老年友好睦邻点,一位饱受慢性病困扰的老人因长期病痛产生心理焦虑,家庭医生团队在控制其病情的同时,通过多次促膝长谈进行心理干预。如今老人逢人便称工作室为“健康港湾”;在胜利街道秀水社区的活动现场,一位产后不久的妈妈对自身恢复和宝宝喂养存在诸多困惑。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妇产科专家与心理辅导人员携手,为她详细指导产后护理,耐心疏导焦虑情绪,如今妈妈已能从容应对,直赞工作室贴心。这样的温暖故事在流动服务中不断上演。

3

流程规范闭环化 诊疗教育干预一体

工作室严格遵循标准化工作流程:提前3天由社区工作人员与家庭医生在居民群发布时间、地点及专家信息;活动当天,医联体专家与中心医护团队携带设备进驻社区,除常规诊疗外,还为老年人提供体检结果反馈、慢性病随访等服务。例如,在本月开展的园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中,中医团队现场演示葫芦灸技术,妇幼保健院专家同步开展妇女保健咨询,形成 “诊疗-教育-干预”的闭环服务。

4

医联体资源深融合 三级联动强基层

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的高效运行依托于中心多年构建的医联体协作体系。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每周选派内科、中医科专家参与流动服务;中医护理联盟的副主任及以上级别专家则定期指导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呼伦贝尔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常态化参与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形成“三级医院专家下沉-社区全科跟进-居民健康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新春社区的老年友好睦邻点到园丁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已在多个社区留下温暖足迹,用专业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与信赖。未来,中心将持续优化服务路径,让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成为连接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居民的“健康桥梁”,在北疆边陲筑牢居民幸福生活的健康基石。

网址:家医签约模式创新 | 让健康服务“动”起来—— 流动“家庭医生工作室”绘就基层医疗服务新图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7320

相关内容

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民众健康有“医”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群众就医带来方便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专题培训班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签”到“约”的转变
各地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便捷医疗护理守护居民健康
家医签约服务让群众健康生活更有“医”靠
信息化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pptx
自付费用更低、就医挂号更方便!珠海推出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
“医”靠就在家门口——十堰市“健康顾家”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鹰潭市余江区总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诊疗更便捷 让服务不断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