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论道|利用美术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食课堂课堂':专业教师授课,讲解烹饪理论与实践技巧。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烹饪教学APP#
岳阳楼区站前小学美术教师 陈体康
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美术学科注重想象与创造、以视觉表达为载体,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采用开放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是课堂互动的核心,而开放性提问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我的太阳》教学中,摒弃“太阳颜色、形状”常规提问,改为“若太阳有性格,会是怎样的、会做哪些趣事?”此问打破学生固有认知,引导从不同角度思考,如“太阳是调皮孩子,和云朵捉迷藏”“太阳是热心肠,给寒冷处送温暖”等,能让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提供部分元素,鼓励继续创作
小学生思维具有具象性特点,完全空白的创作任务可能让他们感到困难。提供部分元素作为“思维支点”,既能降低创作难度,又能引导学生在既定框架外拓展,培养续创能力。以《撕纸添画》为例,教师先撕出不规则形状,学生依形状想象添画。有的将其想成动物轮廓,添上眼睛、尾巴,创作出可爱小动物;有的视作神秘岛屿,添加船只、宝藏,绘出冒险画面等,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结合生活场景,进行多元创作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将美术创作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能让他们在真实体验中发现多元表达的可能,避免思维局限于“画得像”。如《美丽家园》一课,通过引导学生聚焦居住环境,从日常场景中寻找创作点。用摄影、速写记录小区花园、街道;借绘画描绘家园角落;通过观察邻里互动,用线描展现人物动态……在生活与艺术交融中,提升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推动发散思维的发展。
四、尊重奇思妙想,允许独特表达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常常会产生“奇思妙想”,这些看似不符合现实的想法,正是发散思维的萌芽,需要大人的尊重与呵护。如《变形的魅力》课程活动中,要求运用局部重组的方法,将多鸟特点组合成新鸟王。有学生融合雄鹰利爪、仙鹤长腿、鹦鹉彩羽与天鹅长颈,创作出“能深海捕鱼、云霄翱翔”的鸟王。学生阐释构思理念和组合优势后,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这种对个性化组合的认可,让学生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突破思维边界,助力发散思维在融合创新中发展。
总之,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术课的优势在于通过视觉表达让思维“可见可感”。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个体。
原标题:讲坛论道|利用美术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讲坛论道|利用美术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123
相关内容
废旧物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思考 论文废旧物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思考 论文.docx
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讲坛论道
利用多媒体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用“生活”点亮课堂 ——论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反思
大概念下的思维型艺术课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成就完整的人
从课堂到生活,从知识到素养——重塑AI时代的思维能力培养
体验式教学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