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农场点亮“绿富美”林桥村绘就振兴新图景
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农业实践#
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林桥村,一座占地300余亩的家庭农场,正以“生态绿”孕育“产业富”,以“小农场”撬动“大振兴”——它就是邗江区光头蔬菜水果家庭农场。作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的标杆,这座农场不仅让“桃”“葡萄”两大产品获评绿色食品A级认证,更成为林桥村破解“农业弱、农民散、农村美”难题的关键抓手,绘就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生态种植筑根基:老味道里藏着“绿色密码”
“不打激素药,只用黄豆、鸡粪当肥料,让果子自然成熟,就是要找回30年前的老味道。”农场负责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袁夫丁的话,道出了光头农场的发展初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农场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理念,摒弃化学农药与速效化肥,创新采用“以草控草”的绿色种植法,让草莓、西红柿、无花果、猕猴桃等十余种果蔬在自然节律中生长。
更具巧思的是,农场探索“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果园间散养草鸡,鸡粪为果蔬提供天然养分,果树则为鸡群遮阴避虫,形成“果蔬提质—家禽增收—生态循环”的闭环。如今,走进农场,既能看到挂满枝头的无公害果蔬,又能听见林间草鸡的鸣叫,生态之美与产业之兴在此交融。而农场打造的“大锅灶”体验区,更让游客亲手烹饪新鲜采摘的食材,在烟火气中感受农耕文化的温度,每年吸引数千游客前来“沉浸式”打卡。
村企联动聚合力:以“点”带“面”建产业集群
光头农场的崛起,并非“孤军奋战”,而是林桥村两委“以点带面、集群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林桥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将光头农场作为“龙头”,整合周边清香园、八零年代、袁农蔬菜等5家市、区级示范家庭农场,打破农场间的交通“壁垒”,修建产业联动路,形成总面积超千亩的“绿色产业发展基地”。
为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村两委还牵头搭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线上对接扬州交通广播、抖音团购平台,开展“直播带货”,让“林桥农品”走进城市餐桌;线下针对杜桥粮管所闲置资源,计划打造集“非遗展示馆、农产品展销中心、粮仓博物馆”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集市,目前已设计完成,未来将实现光头农场的果蔬与林桥村的木雕漆器、大麦酒等非遗产品“打包推广”。如今,“光头农场的果蔬+林桥非遗”已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的潜力招牌,2024年农场实现总收入180万元,净收入120万元,更带动周边50余名农户增收,最高的超2万元。
党建引领强保障:从“产业兴”到“乡村美”
“没有村党总支的统筹,农场很难从‘单一种植’走向‘多元经营’。”袁夫丁的感慨,道出了林桥村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党建引领。林桥村构建“党总支+网格支部+微网格”三级联动体系,将光头农场及周边规划产业项目纳入网格管理,由网格支部提前统筹解决未来项目推进中可能涉及的土地流转、矛盾调解等问题。
产业发展的红利,已切实反哺民生福祉。依托光头农场带动的集体增收,林桥村2024年村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7.2万元,增幅17.69%。这些收入被投入到污水管网改造、户厕升级、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中:截至今年,全村已实现辖区内户厕改造全覆盖,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至132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调解超市、颐养驿站等多功能空间,充分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同时计划打造“六子登科共富线”慢行节点,未来将让村民在“家门口”进一步享受生态美、生活甜。如今的林桥村,不仅有光头农场的“瓜果香”,更有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设施完善的休闲空间,真正实现了“产业旺、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从一座农场的“绿色突围”,到一个村庄的“全面振兴”,光头蔬菜水果家庭农场与林桥村的故事,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缩影。未来,林桥村将继续以光头农场为样板,深化“农文旅融合、村企民共赢”模式,让更多“绿富美”的乡村图景在槐泗镇绽放,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林桥经验”。(卜庭洲董秋菊)
网址:光头农场点亮“绿富美”林桥村绘就振兴新图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8999
相关内容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探索生态农业的乡村振兴实践江西乐安:产治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粮满仓,天下安 从农民丰收看乡村振兴好势头
绘就智慧春耕新图景 天翼数字生活公司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洛江坚持城乡统筹全域推进 打造山海江城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共富带
青岛崂山北宅: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绘就幸福北宅新篇章
西藏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景美业兴活力足 村强民富画卷新
村容村貌美丽蝶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内江市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工作综述
兰坪通甸镇易门箐:农家小院民宿焕新迎客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