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养生指南:避暑防湿,安养心脾

发布时间:2025-09-02 15:10

夏季养生:注意防暑降温,多喝绿豆汤,避免中暑。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四季养生指南#

七月养生指南:避暑防湿,安养心脾

七月养生指南:避暑防湿,安养心脾

2025年7月健康生活指南·好龄树

一、起居调护:避暑纳凉,护阳防寒

睡眠节律:延续“晚睡早起”(22:30前入睡,6点前起床),午后13:00-14:00小憩20分钟,弥补夏耗。 空调使用:室温保持26℃-28℃,加湿器维持湿度50%-60%,避免“空调病”。睡眠时穿护腹带,防寒气侵脐。 避暑技巧:10:00-16:00减少外出,外出戴宽檐帽、墨镜,随身携带薄荷油涂抹太阳穴防中暑。

二、饮食重点:瓜果当令,健脾化湿

类别推荐食材搭配建议解暑丝瓜、黄瓜、西瓜翠衣丝瓜豆腐汤(加姜丝中和寒性)祛湿白扁豆、茯苓、嫩玉米须白扁豆薏米粥(炒薏米减凉性)养心莲藕、百合、小麦胚芽莲藕小麦胚芽羹(清心除烦)

禁忌:冰镇食物直接入口伤脾阳,可含化或小口慢饮;烧烤油炸助湿热,每周≤1次。

三、运动养生:轻缓为主,蓄养元气

最佳时段:清晨5:00-7:00或傍晚18:00后,避开高温高湿。 推荐项目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疏通气血)
散步(林荫道每日6000步,微汗即停)
瑜伽冥想(晨起15分钟调息安神)

运动后补充 淡竹叶麦冬茶(竹叶5g+麦冬10g煮水),解渴不伤阳。

四、疾病预防:紧盯高发风险

热射病预警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急救口诀移阴凉、脱衣散热、冷水擦身、速送医 食源性疾病: 慎食生腌海鲜、隔夜凉菜,贝类彻底煮熟; 食材冷藏≤4小时,凉拌菜加蒜泥、醋杀菌。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泳池游泳戴密封泳镜,勿共用毛巾; 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用蒲公英30g煮水凉敷。

五、特色养生法:三伏贴预备

7月中旬进入初伏,可提前调理:

虚寒体质者: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每周2次增强阳气; 慢性咳喘者:用白芥子、细辛粉调姜汁敷肺俞穴,为三伏贴打基础。

核心提示

七月养生需 “外避暑热,内守清宁”——

起居防空调寒气“暗伤”; 饮食借瓜豆“以通为补”; 运动以“静缓”蓄能; 高危疾病早防早控。
顺应长夏之气,方为养生上策。

数据支持:中国疾控中心暑热疾病报告(2025)、国民营养健康指南(2025)

2025年7月10日

网址:七月养生指南:避暑防湿,安养心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0628

相关内容

【杨剑桥】大暑养生指南:清火养心、健脾避湿,防治感冒心悸的食疗妙招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老人夏季养生小常识:防暑避湿、谨防疾病
小暑养生:平心静气 少动多静 防“暑湿”伤人
养心养脾安度夏(中医养生)
【节气养生】芒种节气,养生讲究清热利湿、醒脾养心
雨水节气养生指南:调脾疏肝防寒湿
七月养生
谷雨时节,调肝护阳、健脾祛湿养生指南
大暑养生防暑小贴士,大暑如何养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