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线:二十四节气里的科学

发布时间:2025-09-08 22:49

《四季养生手册》:依据二十四节气教你科学调养身体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养生指南#

健康普及、生活百科……

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科普在线》由石家庄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科普巡回宣讲服务团特约播出。

每周中午12:30—13:00,带你了解百科知识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 ”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岁四时,春夏秋冬 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怎么确定呢?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1、二十四节气与生态资源保护

《时则训》中说:“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春季到来,万物复苏,要禁止三件事:不准砍伐树木;禁止捕杀怀孕的动物,其中包括小麋和小鹿;不准捣毁鸟巢,破坏鸟类的繁衍。就是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都不准捕猎和毁坏。

2、二十四节气与古代农学研究

我国农耕文化的内涵: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西汉晚期农学家氾胜之的《农书·耕田》中记载种“麦”的最佳时机是:“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宿麦,即越冬小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事·授时》,列有圆图《授时之图》。全图分为7层:第一层:北斗七星。第五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份。第六层:七十二候。第七层:农事。这样,《授时之图》成为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指导全年农事的总则。

3、二十四节气与文学艺术

二十四节气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在诗词曲、戏剧、小说、雕塑、绘画、工艺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渗透了二十四节气的观念。唐代诗人杜甫《小至》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弦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杜甫用诗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即将冬去春来的喜悦,并且记载了唐代用十二律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

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生活、文化也有很多实用价值,现代人养生也看重节气,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安排着日常生活,它构成了一个天文、气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政事、养生等的综合体系,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差异

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那么随着地理位置和温度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是不是也会随之变化呢?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每一个地区的同一个节气的气候特征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春分节气,南方可能要比北方温度高一些,同时也因为南北方温度湿度等等差异较大,当地人就不会完全根据同一个节气来播种收获。因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人民世代传承这种传统,每到一个节气,都会进行相应的活动,节气就和坐标一样,非常准确地记录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也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人们做事的时节表,只要做到因地制宜即可。

一起来唱

二十四节气

歌吧

编辑:夏天

责编:关力

监制:张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亮“在看”,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吧

网址:科普在线:二十四节气里的科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3512

相关内容

小福气科普|二十四节气
科普小知识——二十四节气
科普讲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科普:立春养生小常识
二十四节气养生系列科普——养生要点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何以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
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开展:=“二十四节气冬至”科普知识讲座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生活休闲科普知识.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