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O-1042研究丨刘慧教授专访】大分割放疗联合化疗延长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生存期,胸腺法新有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发布时间:2025-09-09 16:49

对于已经诊断出前列腺癌的患者,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前列腺癌#

中国胸腺上皮肿瘤(TETs)的发病率约为4.09/100万人,略高于欧美国家。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优先推荐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或辅以放化疗。而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治疗方式以放化疗为主。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慧教授团队在放射肿瘤学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发表了一项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评价了大分割放疗联合化疗对不可切除或复发TE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了在治疗期间给予胸腺法新可为患者带来的获益。研究结果显示,从放化疗开始即联用胸腺法新直至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可有助于降低肺炎/肺纤维化发生率,预防感染,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报特邀刘慧教授,介绍该研究的方案设计,解读研究数据及临床意义,并就胸腺法新的应用前景给予指导。以下整理访谈精粹,与读者共享。

小知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IJROBP》)中文名称为《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是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ASTRO)官方杂志,也是国际肿瘤放疗领域权威的、影响力最大的杂志。它在国际放射肿瘤学界享有盛誉,被称为“红皮“杂志。

刘慧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分期及预后委员会委员/放疗核心小组委员

NRG-RTOG(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国际委员/协调员

ITMIG(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会员

ASTRO(北美放射肿瘤协作组)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纵隔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副理事长

刘慧教授专访视频

研究简介:

研究设计:该项前瞻性Ⅱ期研究旨在评估大分割放射治疗(HRT)联合每周同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复发性胸腺上皮肿瘤(TE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期间就诊的不可切除或复发的胸内TETs患者50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的HRT,给予3种不同水平的放射剂量(51Gy/17fx、48Gy/12fx和45Gy/9fx;生物有效剂量为66.3-67.5Gy),与每周多西他赛(25mg/m2)和奈达铂(25mg/m2)联合使用。从放疗开始到放疗后2个月,每周给予胸腺法新(1.6mg)。

研究结果:在25.0个月(14.0-40.0)的中位随访期间,客观缓解率(ORR)为83.7%,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9.1%,2年总生存率为90.0%。3个剂量水平组的ORR、2年PFS、2年OS和毒性均相似。14例(28.0%)患者因复发接受了2-4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在随访期间,仅有1例出现1级肺纤维化。大多数患者(88%)在放疗后1年内保持稳定的生活质量。

研究结论:IMRT-HRT和每周同时使用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不可切除或复发性TET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考虑到常见的照射野外复发,这种联合方案可能是多程放射治疗的一种选择。胸腺法新有助于降低肺炎/肺纤维化发生率并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

论坛报:请您介绍下,本研究的开展背景是怎样的?这一方案设计是基于哪些考虑?

刘慧教授:胸腺肿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纵隔肿瘤,从国际、国内组织机构对患者的长期分析结果看,该类疾病的病程呈现惰性。而放疗科医生面对的患者中,大多是手术无法切除,或是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其分期大多为IV期,合并有多发的胸膜结节甚至深部淋巴结的转移;既往大多已接受了多线治疗;虽然患者一般状况较好,但放疗照射范围会比较大。

胸腺肿瘤的患者常常会因为感染而诱发肌无力,同时,我们也发现胸腺肿瘤患者合并淋巴细胞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与肺癌患者相比,胸腺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细胞减少,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方案设计时我们希望通过胸腺法新的保驾护航,出于预防感染的目的,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TET患者从放疗开始到放疗后2个月均给与胸腺法新,来为患者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提供保障。

论坛报:本研究对患者ORR、PFS、OS、QOL以及方案毒性进行了全面评估。请您介绍下,本研究取得的亮点数据有哪些?您如何评价胸腺法新在其中的作用?

刘慧教授:本研究纳入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IV期胸腺肿瘤,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总体人群的2年生存率(OS)高达90%,这再次告诉我们,IV期胸腺肿瘤患者的病程进展是缓慢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83.7%,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9.1%;虽然有20例患者接受了多程放疗,但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仍非常可观。

生存期的延长也突显了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也对该治疗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放化疗期间和结束后给予胸腺法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保持到治疗结束一年以后,这一结果有很大可能意味着其治疗结束后两三年都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论坛报:请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对我国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要考虑哪些方面?您如何评价本研究的临床价值?

刘慧教授:为提升我国胸腺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近年一直在推进纵隔肿瘤规范化诊治的全国巡讲,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ART)也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共同致力于给予患者合理且恰当的治疗。

针对早期患者,例如I期,II期的患者,我们考虑在进行根治性手术完全切除后,可以不需要进行辅助治疗,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对晚期患者,我们还缺乏大型临床研究数据来给予更好的指导,这也是本项研究设计的初衷,即寻找更为合理恰当的方式,为晚期胸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

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医生同道们能够参与到相关研究中,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循证证据给予临床指导,同时也呼吁胸腺肿瘤患者对疾病有客观的认识,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论坛报:已有多篇研究显示,胸腺法新联合放疗,可以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对此,您怎么看?展望未来,您如何评价胸腺法新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刘慧教授:从本研究的血液学分析可见,胸腺法新可改善放疗患者的淋巴细胞降低。并且,在目前我们的研究数据中显示,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胸腺法新有比较明显的保护淋巴细胞、预防感染的作用。未来,关于胸腺法新联合(PD-1/PD-L1)免疫治疗与放疗有没有更佳的“协同增效”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中心目前也有相关研究正在开展,期待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数据呈现给大家。

网址:【GASTO-1042研究丨刘慧教授专访】大分割放疗联合化疗延长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生存期,胸腺法新有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5292

相关内容

刘强教授:以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为核心,探索高质量生存之道
肺腺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肿瘤患者运动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发布: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等层面面临挑战
全程管理乳腺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FMD饮食(禁食模拟饮食)是什么,肿瘤患者肿瘤病人如何提高免疫力,肿瘤患者怎么样提高免疫力
《中国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正式发布
专家:推动乳腺癌分型精准诊疗,提升药物可及性为患者减负
世界肿瘤日丨中西结合助力肿瘤全程管理,协同增效为患者提供更多获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教授团队|ASCO心理社会肿瘤学热点:坚持将肿瘤患者症状管理放首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