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3章 第二节 食品保存
《聪明的投资者》第二版- 格雷厄姆投资经典升级版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投资书籍#
第二节 食 品 保 存 1、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属于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教 材已经设置了《神奇的微生物》的内容,这样学生对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有知识基础。本节有两个主要教学内容,一是说出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二是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本节还有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这个实验是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活动。 2、 学情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食品腐败的现象有较多的认识,但是大部分同学不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同学们对于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比较熟悉,对实验的兴趣较浓。同学们调查食品保鲜法的积极性较高,对生活中不同的食品保存法也较熟悉。 3、 课标具体要求: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和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课标活动建议: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说出保存食品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和记录能力;通过开展调查不同食物的保存方法,提高学生调查能力、合作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不同食物保存方法的分析总结,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和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过 程中养成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开展小组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对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和分析,关注食品保存方法的科学性,关注食品安全。 5、 教学重点:说明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6、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7、 教学策略:食物腐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能够说出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学生通过对不同食物保存方法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各种食品保鲜法,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的食品保鲜法并尝试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8、 教学方法:以实验法和调查法为主,以及运用讨论法、师生对话法开展教学活动。 9、 课时安排:一课时 10、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实验器材:澄清的肉汤、酒精灯、试管、棉塞、试管夹等。 ②实物:各种不同保鲜法保存的食品、腐烂的苹果和馒头等。 ③多媒体课件、微课《从巴斯德的肉汤实验引发的思考》。 2、学生准备:调查并记录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 1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课:教师示一个发霉的馒头,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食物通常用什么方法保存起来?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方法保存,食物将会怎样?”师生对话。 “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与教师进行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讲述:“同学们认为食物营养丰富,气温过高,水份充足等是食物腐败的原因。是这些原因导致食物腐败的吗?很早以前,人们就对这个现象很好奇,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也出现了许多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其中一个著名的实验是巴斯德鹅颈瓶的实验。教师播放微视频《巴斯德实验引发的思考》教师提问:“巴斯德假设食物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前后,烧瓶中肉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回答,积极地准备参与。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了解科学史,了解巴斯德的实验,从而启发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三)教师展示为同学们准备的实验材料,强调实验的探究目是说明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而该实验的背景知识是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是否有微生物这一变量开展 ... ...
网址: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3章 第二节 食品保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4742
相关内容
《第1节 饮食与营养》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视频课堂实录(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全国苏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2章第1节5.《智能家居》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9章《第4节 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
第二节 食品保存 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资料优选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第11课+电子产品使用与维护.pptx(最新资源)
食品保存
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 教案.doc
初中第二节 食品保存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