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历史纵深与现实烟火共情点:今年文化类纪录片多次获得收视第一
看纪录片,了解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电影欣赏#
今年以来,《文脉春秋》《文运中国》等文化类纪录片在电视大屏火热播映,展现出独特的创作巧思与时代温度。
《文脉春秋》在晚间时段播出,首播集均收视率2.440%,播出期间收视率位居全国上星频道同时段节目第一。其中,榆林篇单集收视率达2.728%,收视份额超12%,收视表现亮眼。这一集中,摄制组在榆林设置了二十余个拍摄点位,通过街头巷尾的生活细节引出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累,在短短30分钟内勾勒出连续的文化脉络。生活化的观察视角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加了纪录片的情感共鸣。
《文运中国》在全国32个卫视频道播出,其中在湖南卫视、吉林卫视、浙江卫视等16个频道,各集均居当地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一,全国范围内累计观看户次达7889.1万。该片通过外籍友人魏无瑕和大牛的“游客”视角实地探访文化地标,倾听专家学者的现场导览与知识分享。在第一人称视角下,纪录片成为生动的“旅行vlog”,带观众走过杭州良渚古城、扬州大运河、曲阜孔庙、景德镇陶溪川等地,完成跨越2万多公里的文化旅行。
同样热播的,还有以考古发现、文物保护等为主要内容,展现地域文化价值的《吉林宝藏》《晋在眼前》,以及深挖文化记忆,唤起乡土情感与民族精神共鸣的《记住乡愁》《弦歌中华》。这些纪录片通过精彩的镜头语言与叙事将中华文明的深厚魅力展现给全国观众,掀起了文化类纪录片热潮。
其实,如今的历史文化热潮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2024年,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中增加了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以历史文物为原型的各类文创产品成为文博领域新的收入增长点。甲骨文表情包、创意动画深受年轻人喜爱,被广泛使用……文化类纪录片热播、文博热潮等令人鼓舞的数据和现象背后,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然而在创作时应留意,一部好的文化类纪录片作品,既要保证内容品质基础,又要创新文艺叙事策略。一方面,纪录片要具备充分的知识含金量,同时运用好超高清、VR、AR等先进技术手段,使景观、文物的视觉还原效果处于领先位置,通过极致画面感增强影视表达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还要追求与观众之间的深度情感链接,可以采用生活视角、实地探访视角或其他生动的叙事方式,在平凡细节中展现生活烟火气,传递心灵抚慰与精神振奋的力量。
(作者:曹志,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应用推广处正高级工程师)
网址:架设历史纵深与现实烟火共情点:今年文化类纪录片多次获得收视第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3389
相关内容
今年文化类纪录片多次获得收视第一纪录片《昆嵛》:回应生态保护的现实呼唤
汪家明口述:《老照片》与复原历史的反思文化
文化类纪录片《布达拉宫》:在平静叙事中探寻文化力量
创辅助安全历史最高分纪录!极氪001中保研碰撞测试获最高评价
书单丨艺术、文化与历史,盘点你可能会错过的14本艺术类图书
纪录片不止“真”好看
《早餐中国4》定档11.7 腾讯视频美食纪录片持续守护人间烟火气
一箪食,一瓢饮:细品历史与人生的滋味
10年收藏10万张老照片,他把收藏当作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