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宜兴与江南大学校地协同发展新版图

发布时间:2025-09-20 20:53

学校与家庭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情感教育#

【无锡观察9月18日】今年9月,江南大学宜兴校区迎来首批本科生入驻。环境与生态学院本科2022级、2023级从蠡湖校区搬迁至宜兴校区,在宜开启新的学习生活。自去年10月,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正式获批为宜兴校区后,“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逐渐形成,本硕博一体化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于宜兴而言,不仅是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更是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创新体系的深度融合。

融入区域创新,将“资源对接”变为“创新共振”

4公里,是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宜兴校区的物理距离,更是“高校科研”与“企业创新”无缝对接的“黄金距离”。作为装配式污水处理系统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泰源环保今年为开拓新赛道,与江南大学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污泥资源化处理新技术,目前两项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即将转化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硬核成果”。这种“家门口找科研伙伴”的合作模式,正是宜兴校区赋能地方企业创新的缩影。

“先进功能材料东氿论坛”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一张“王牌”,聚焦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等,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与,仅去年就举办讲座40余场。持续的深入交流加速成果落地。据了解,学院入驻宜兴校区以来,与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三木化工-江南大学联合实验室,与江苏燎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相关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合作项目19项。

高校发展有机嵌入区域创新体系,地方产业发展紧密链接高校资源,如今,双向赋能的共赢模式渐入佳境。去年,宜兴市与江南大学共建江南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宜兴中心。聚焦企业技术攻关真课题,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攻关—导向就业”的全流程协同培养机制,成果就地转化,产学研与人才联合培养迈入精准化发展新阶段。根据企业定向“出题”,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已和宜兴鹏鹞环保、西玖环境科技、江苏集萃未来食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等联合招收8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针对企业给出的课题,实行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开展人才培养。除此以外,学校与宜兴合作共建的江南大学生命健康技术转移分中心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协同”到“共生”,升级“产业服务版图”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江南大学宜兴校区自布局之初,便将学校优势学科与宜兴支柱产业精准绑定,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耦合。

将“协同”升级为“共生”。“随着校区落地,已有不少研究生选择留在宜兴就业,校地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正加速打通。”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新华介绍。宜兴丰富的环保企业资源与多元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从“课堂理论”到“产业实践”的无缝过渡空间;而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人才储备,也为当地环保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首批200余名本科生入驻后,学院迅速制定产教融合行动方案。下阶段,学院计划与宜兴龙头环保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同时聘请企业家与专业技能人才担任校外导师,让产业一线的“实战经验”走进课堂,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着眼未来,宜兴校区的“产业服务版图”还将持续拓展。“通过构建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宜兴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江南大学宜兴校区管理办主任杨延说。目前,宜兴校区二期项目加快推进,规划已敲定,包括科研楼、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等主体,计划2028年建成,届时,东氿校区学生规模将达到4000人。

未来,除环境、材料、设计三大优势学科与宜兴环保、新材料、陶瓷产业深度契合外,校区还将紧扣宜兴产业结构与未来发展方向,筹建生物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合成生物技术学院,重点攻关新材料、生物合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新增高水平研究团队、成立技术研究院,让高校成为地方产业创新的“策源地”与人才培育的“蓄水池”。

多维聚力留才,让人才长期扎根

目前,江南大学宜兴校区有151名专任教师入驻,具备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占95%,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为打造校企育人新平台,江南大学与宜兴多家企业成立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验室等各类平台20余个。

对城市而言,如何从文化融入、服务保障、平台搭建等多维度入手,让高校人才留在宜兴,真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常驻力量”是关键。

今年7月,宜兴校区20多名毕业班研究生开启了一场陶都感知行。学生们走进国信协联、先科半导体等地方龙头企业,结合所学专业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开展深入探讨,多位学生现场提交简历,达成合作意向。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还将人才政策“送上门”,用暖心服务留住人才。如今,从乡村到企业,校园到社区,在高频互动中,学生已逐渐参与到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融入社区治理等多元领域。而宜兴企业“组团”到学校开展专场招聘也日趋常态化。

16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走进宜兴校区。“知名赛事进驻校园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更好了解宜兴、感受宜兴开辟了新渠道。”杨延说。此次篮球“苏超”,宜兴不仅为学生预留了部分免票名额,校方还联动蠡湖校区和江阴校区,开通校园直通车,来宜兴观赛。

本文来源:无锡观察

原文链接:

网址:看宜兴与江南大学校地协同发展新版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8778

相关内容

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临江校区开展家长开放日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高新区(滨江)擘画“数智宜学”新图景
【新晋江·兴农村】环村看展
邀请专家“把脉问诊” 宜春市教体局积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佛山“百千万工程”: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抓手 绘就城乡协调发展新画卷
潼南巴川中学校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开启校园科创教育新篇章
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江苏宜兴凝练“陶式生活”美学
2025大兴区美食地图全新发布
出发!两条文明实践线路看遍大美江宁
@江苏家长,新学期,这些“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