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强基 软治理惠民
社区治理是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居民自治增强社区活力。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原标题:硬实力强基 软治理惠民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饱含诗意与温情的民生承诺,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方向。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城市从有到优的“第二次生长”,是以“人”为核心对城市空间、功能、文化与治理的系统性重塑,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与新时代需求矛盾,推动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型,最终构建更宜居、更韧性、更具活力与文化认同的高质量城市空间。
作为黄河之滨的西部重镇,兰州深谙此道。近年来,在强省会行动推进过程中,尤其是今年8月28日召开的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后,决定全域推进城市更新实践,以生态为笔、以民生为墨,不仅完成了城市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更实现了治理理念的深度革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注入强劲动能、提供坚实支撑。
在更新实践中,兰州率先从破解民生痛点的“硬骨头”啃起,筑牢城市硬实力根基。交通上,七里河区五星坪三岔路口建成“下穿车行通道+人行天桥”立体交通体系,让“两个左转绕行两公里”的不便成为历史,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51.2%;火车站东路改造后,车辆通行时间缩短15分钟,B404线贯通项目减少跨河通勤时间20分钟,10条在建道路计划年内打通“断头路”,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脉络。地下管网方面,近5年累计更新改造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管道共773公里,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雨天积水”“冬季暖气不热”等民生难题,夯实城市运行“安全底盘”。同时,推进107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前已有46个小区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276个小区正有序施工,还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470部、更新供热管道399公里,让2.5万户家庭彻底告别“取暖难”。改造不止于“修修补补”,更融入社区治理升级理念,既让老房子留住城市记忆,也让老居民过上品质新生活,推动城市居住环境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型。
夯实硬实力的同时,兰州同步深耕软环境建设,以软实力为城市发展赋能。智慧治理上,中山桥南广场启用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开展凌晨保洁,既减轻环卫工人劳动负担,又保障城市“窗口”区域的整洁;85座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箱房,通过实时预警、积分激励等功能,助力全市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5%以上;主城区20座智慧公厕借助物联网技术监测异味与人流,显著提升市民使用体验;兰州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市民“随手拍”反映问题1小时内闭环处置,今年以来已办结相关案件4.7万件,办结率达98.74%,智慧环卫系统、共享单车监管平台的应用更让城市管理愈发精细、响应更为迅速。商业发展上,兰州中心商场打造“风起大汉”沉浸式街区,万象城、万达茂构建“吃喝玩乐购游”一站式消费场景,中天健环球中心等“一刻钟邻里商业中心”精准满足居民日常需求;此外,全市培育5个直播电商中心,传统商超积极推行“线上下单+同城配送”服务模式,让商业空间成为承载居民生活乐趣的“社交平台”。
生态建设是兰州城市更新的鲜明底色,兰州市持续织密生态绿网,为市民幸福生活增添生态色彩。西固区金城公园升级后,湖心岛的“读者·咖啡”与四季花木相映成趣,成为市民休闲休憩的“绿色客厅”。七里河区颐河游园仿照九曲黄河形态重新布局,园内仿古建筑与黄河楼遥相呼应,7481平方米的绿化区域搭配儿童沙坑等设施,让居民出门几分钟就能享受绿意。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增绿地面积60.2公顷,栽植乔木4320株,还通过“见缝插绿”方式建设45座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从美好愿景变为市民日常。
从硬件升级到软件优化,从生态建设到民生改善,兰州的城市更新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它不是冰冷的工程堆砌,而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的生动诠释。
如今,黄河之滨的兰州,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续写与更新同行、与幸福相伴的新篇章,精心绘就一幅兼具实力与温度、颜值与内涵的幸福新图景,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城市蝶变中,触摸到实实在在的美好。(本报首席记者 吕胜军)
(责编:高翔、周婉婷)
网址:硬实力强基 软治理惠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7707
相关内容
硬实力强基 软治理惠民——兰州建设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幸福实践金城观丨硬实力强基 软治理惠民——兰州建设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幸福实践
提升党群阵地“软实力”,练强为民服务“硬核力”
香山评论|软件、硬件齐发力理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
江苏民政五年:惠民生 优服务 强治理
便捷实惠:日常生活的硬道理
社区治理新模式!物业“智慧化”助力老旧小区软硬件改造升级
“硬措施”破解“软难题”“微治理”推动“大变革”
“345”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做实小区治理“微自治”,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