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展大家评|张爱红:从《文锦华夏》看手工艺的“当代性”
手工艺比赛:展示才华,如国际手工艺大赛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民间艺术#
张爱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
设计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第四批签约艺术评论家
手工艺之“当代性”,既包括传统手工艺之“手工”“程式”等特性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与承继,也包括受现代技术介入、现代艺术观念冲击、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在形态、结构、材料、观念等方面的扩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成果,王雷的作品《文锦华夏》以对传统工艺形式、材料、技艺等的传承与创造、解构与重构,建构起传统与当代、主体与客体之间交流路径,诠释着手工艺的“当代性”。
工艺美术《文锦华夏》 王雷
第一,传统“程式”是手工艺“当代性”的文化内核。“程式”作为手工艺的“制作之理”,是手工艺在历史绵延中代代承传的法式、规矩和精神依归。《文锦华夏》创作者王雷幼年时期师从其姊习得编织技术,该作品融合其个人记忆与经验,将线材的经纬穿插及布艺缝扎工艺确立为传统手工艺“当代表达”的技艺文化基础。作品以编织技艺为载体,在线材的经纬交织中,延续了传统编织技艺的基本“程式”,同时通过上下交叉结构强化了“绳结”的装饰性创新,达成了遵循传统与细节创新的辩证统一。
第二,手工艺的“当代性”体现为以传统技艺为依托的当代观念表达。一方面,这是对当代艺术形态、文化思潮及价值取向的观念性呈现。当代手工艺擅于运用视觉语言的隐喻性来阐释创作理念,其观念体系贯穿于制作、赏鉴、使用及传播的全过程,承载着创作主体对自然规律、社会伦理与个体生存境遇等多层面思考。另一方面,这也是以功能再设计进行的生活态度表达。当代手工艺从传统中提取有视觉冲击力、区域及民族文化内涵的元素,如色彩、结构、图形、形态等,进行产品功能的转换设计,改变传统工艺产品的使用功能、环境和方式,以全新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或场景,重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文锦华夏》作为以“纸”为媒的创作,显然属于前者。“结绳”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是中国人的民族智慧和精神生活的载体,是传统文化意象的当代延续。作品以“结绳”的传统手工方式,引导观者关注手工创作与审美追求中人与物的交互与感通,强调切主体参与的融入与体验,进而在对自然与人性的观照中衍生对“生命”“生活”“性情”的本体体悟,唤起当代人对人文精神和生命感性的关注和思考。
第三,当代手工艺精神功利性的彰显。相对于传统工艺对“器”或“物”结果的重视,当代手工艺更关注手工艺完成过程中隐含的细节和精神力量。其借由人们对带有艺术感的文化商品的消费热情,以影像、装置、产品等多元形式进入日常生活。作品《文锦华夏》以鲜明的手工特性与艺术化表达,回应着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认同、重归自然等方面的时代精神诉求,进而演化为承载传统性、手工性、自然性与体验性等符号表征的文化景观。作品将传统手工艺“器”或“物”等制造结果所实现的个体使用价值,拓展至制作过程中的符号细节所实现的群体社会化价值,即通过行为实践促进人际与群际间的社会关系建构。
总的来说,在当代生产手段的高技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双重语境下,当代手工艺更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态,承担着调节和平衡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需求的功能,实用性不再是其主要目标。愉悦、情感、个性、观念等审美多重性的塑造,成为构成“当代性”的显性特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网址:美展大家评|张爱红:从《文锦华夏》看手工艺的“当代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3632
相关内容
从《文锦华夏》看手工艺的“当代性”之间——当代手工艺术及设计展丨艺术家篇(三)
戴锦华 | 90年代的大众文化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再现“慢生活”的细腻
木艺,盛载华夏文明之美
从红木行业首份生活指南,读懂当代中式家居的发展演化
【齐心鲁力】从山东手艺到“山东手造”: 建立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十大最受欢迎的宁夏特产工艺品 到宁夏必买的10种传统手工艺品
银龄闪耀,艺展芳华——“最美夕阳红”2024年第11届广州市中老年艺术节圆满收官
好品山东丨从山东手艺到“山东手造”: 建立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