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如何治疗、康复、营养、护理、平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0-29 14:02

[母婴] 怀孕初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生活知识# #母婴护理#

脊髓损伤如何治疗、康复、营养、护理、平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表于 2025-04-15

1536人已读

一、治疗策略

编辑

1. 急性期治疗

- 手术干预:对存在骨折脱位或脊髓压迫的患者,需尽早行椎板切除术、内固定术等解除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

- 药物治疗:

- 激素冲击:甲基强的松龙短期冲击(伤后8小时内),减轻继发性炎症损伤(现因副作用逐渐减少使用)。

- 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节苷脂、石杉碱甲(研究显示其抗炎作用可能减轻继发性损伤)。

- 抗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控制泌尿系或肺部感染。

2. 慢性期治疗

- 干细胞治疗:早期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神经再生,但疗效尚需更多临床验证。

- 电刺激技术:骶神经电刺激术改善大小便功能,早期脊髓硬膜外电刺激(SCS)调节肌张力、肌力。

二、康复管理

1. 分阶段康复计划

- 急性期(伤后1-2周):

- 体位管理:轴线翻身(每2小时一次),避免脊柱扭曲。

- 关节被动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

-超早期使用经颅磁刺激(TMS):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 恢复期(伤后2周-6个月):

- 运动疗法:

- 截瘫:渐进式四维训练(肌力、平衡、步态、作业疗法),结合减重步行训练。

- 四肢瘫:上肢残存肌力训练,辅助转移及轮椅操作。

- 物理因子:功能性电刺激(FES)、低频脉冲改善血液循环,高压氧,经颅磁刺激(TMS)促进神经修复。

- 后期(6个月后):

- 步行训练:借助助行器或矫形器进行步态重建。

- 生活能力训练:穿衣、进食等ADL训练,结合智能康复机器人辅助。

-经颅磁刺激(TMS):伴随脊髓损伤康复全程

2. 中医康复

- 针灸推拿:刺激督脉穴位(如大椎、命门),促进气血运行。

- 中药调理:活血化瘀方剂(如通脉活血汤)联合营养神经药物。

三、营养支持

1. 能量与营养素需求

- 热量:截瘫患者27.9 kcal/(kg·d),四肢瘫22.7 kcal/(kg·d),压疮患者需增加至30-40 kcal/(kg·d)。

- 蛋白质:1.5 g/(kg·d),优选乳清蛋白、鱼类。

- 膳食纤维:15 g/d,预防便秘(如燕麦、芹菜)。

2. 饮食方案

- 金字塔模式:

- 底层:全谷物、蔬菜水果(每日300 g碳水+500 g果蔬)。

- 中层:优质蛋白(鱼、豆类)及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

- 顶层:限制高糖、高盐、饱和脂肪。

- 水分:每日40 ml/kg,间歇导尿者根据尿量调整。

3. 特殊需求

- 预防泌尿感染:增加蓝莓、猕猴桃等抗氧化水果摄入。

- 压疮患者: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及锌(加速伤口愈合)。

四、护理管理

1. 并发症预防

- 压疮:每2小时轴线翻身,骨突处垫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泌尿感染:间歇导尿(每4-6小时一次),每日饮水≥2000 ml,定期膀胱冲洗。

- 肺部感染:深呼吸训练(缩唇呼吸)、体位排痰(侧卧位叩击背部)。

- 深静脉血栓:下肢气压治疗,被动踝泵运动。

2. 二便管理

- 排便训练:定时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高纤维饮食联合乳果糖软化粪便。

- 导尿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导尿管每2周更换,尿袋低于膀胱水平。

3. 心理支持

- 情绪疏导: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缓解抑郁焦虑,建立康复信心。

- 家庭参与:指导家属参与日常护理(如翻身、导尿),减少患者孤立感。

五、日常注意事项

1. 体位与活动

- 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

- 使用助行器时确保三点支撑,防止跌倒。

2. 环境适配

- 家居改造:安装扶手、斜坡道,使用带轮椅适配的家具。

- 温湿度控制:室温22-24℃,湿度50%-60%,预防呼吸道干燥。

3. 定期复查

- 每3个月评估神经功能(ASIA分级)、骨密度及泌尿系统超声。

总结

脊髓损伤需多学科协作,早期以手术减压和抗炎治疗为主,中后期通过系统康复重建功能。营养支持需个性化,护理重点在于并发症预防及心理干预。患者需终身随访,结合智能辅具提升生活质量。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外科赵东升主任研究的“三位一体”疗法,治疗了大量各种脊髓损伤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赵东升主任简介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近20年,曾长期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使用独创的“三维一体疗法”成功促醒大量昏迷病人,使上百例脊髓损伤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完成院内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治疗昏迷病人,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截瘫病人,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下肢缺血顽固性疼痛。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国家专利32项(其中四项发明专利),担任多部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擅长:

1. 脑病方面:昏迷促醒,脑肿瘤、脑积水、脑梗死、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脑干出血、老年痴呆、帕金森、头痛等;

2. 脊髓病方面:脊髓损伤、脊柱术后疼痛、大小便障碍、脊髓肿瘤、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栓系、脊膜膨出等;

3. 周围神经疾病方面: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性疼痛、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男性功能障碍等

门诊时间

北院区:周一全天 门诊二楼203A 第五诊室

南院区:周二全天 门诊三楼310诊室

网址:脊髓损伤如何治疗、康复、营养、护理、平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4817

相关内容

脊髓损伤康复研究现状
自我修复脊髓损伤
杨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开始重拾生活的旅程
【南宁城和】脊髓损伤后到底要不要做康复?要多久才能恢复?
重复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腰椎骨折脊髓损伤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
家庭环境中的脊髓损伤康复:安全与适应性指南
脊髓损伤的步行功能训练==课件.pptx
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定制化康复方案,照亮脊髓损伤患者的希望之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