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散乱”到“精治优”——我市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质增效
推广社区自治组织,让居民自我管理,提高自治能力。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近年来,市房管中心将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创新“资源整合—精细共治—优胜劣汰”三项举措,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老旧小区从“小散乱”转变为“精治优”、居民生活环境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资源整合“连片建”
破解“小散乱”困局
针对老旧小区“规模小、分布散、基础弱”的先天不足,市房管中心创造性实施“连片建”策略,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推动零散楼栋环境、道路、管线一体化升级。
2024年以来,全市对9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推动住宅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9万个,解决“飞线充电”隐患;更新老旧电梯208部,新增卫生站、养老设施13处,让居民“下楼即享便利”;盘活闲置车位1.6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
发挥地方国企“稳定器”作用,对规模小、条件差的小区,由街道社区委托国企“连片打包”兜底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选聘引进的专业物业企业,实行“以大带小”组团管理。其中,相山区引进地方国企凤凰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辖区110余个老旧、零散、独栋楼较多且不成规模小区进行打包管理,实现从“靠社区管”向“市场化服务”转变。
精细共治“组合拳”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为破解“服务不标准、监管缺抓手、矛盾易累积”问题,市房管中心构建“制度+监督+调解”管理模式,推动物业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住建、发改等部门围绕设施管理、客户服务、环境卫生等8个方面设定物业管理ABCD四个等级,建立物业服务标准目录,实行物业收费“清单式”明码标价,解决“收费模糊、服务打折扣”问题。在全市538个小区推行“一箱二牌三栏”标准化公示,设置意见箱、监督牌、业委会牌,设置法规栏、规约栏、事务栏,确保业主“看得到、查得准、说得通”。
联合多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服务进小区专项行动,将违规装修、占用消防通道等10项高频问题执法权赋权街道,住建、公安、城管、消防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倒逼物业履职。今年以来已开展综合执法服务进小区311次,清理违停车辆1200余辆,解决问题933个。
建立“行业+行政+司法”多元调解机制,由市物业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法院、司法、社区等开展“驻点法官+物业经理+业委会代表”联合接访;开发“淮北物业”意见建议投诉平台,创新“物业大家谈”活动,矛盾化解效率显著提升。
优胜劣汰“促长效”
推动行业“提质升级”
为推动物业行业良性发展,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产生,我市印发《淮北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住宅小区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建立“第三方测评+日常督查+诚信体系+投诉办理+社区评价”综合评价体系,按季度对物业项目评分。
支持物业企业拓展“物业+”服务,开辟多元营收渠道。如开展养老、家政、快递代收等服务,形成“服务越好—收费越顺—投入越多”的良性循环。
从“连片打包”到“精细共治”,从“红黑榜”到“多元服务”,如今,我市通过实打实的举措,让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好”到“管得好”,切实提升群众“住有优居”的幸福感。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杨森 宋文艺
网址:从“小散乱”到“精治优”——我市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质增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7478
相关内容
老旧小区改造,促城市发展提质增靓提“颜值”增“内涵” 历城区住建局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民心工程
加强物业管理,市北区双山街道强力整治小区楼道乱堆乱放
从“社区治理”到“小区治理”
从化部署“十项行动”,助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
我市持续开展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行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地优化:从“分散低效”到“集约高效”的三生空间重构
老旧“焕”新 暖心为民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郑州开启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 重点治差治乱治脏治软
党建引领优服务 小区治理提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