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大湾区艺术节:让艺术润泽日常

发布时间:2025-11-14 01:04

家居布置的艺术:让家成为心灵港湾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心灵成长艺术#

光明日报记者 唐一歌 吴春燕

近日,持续一个月、联动十一城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超百场精品演出、18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在湾区掀起一股全民参与的文艺热潮。而当大幕落下,一个更深层的议题依然延续:艺术如何从殿堂走向街巷,浸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本届艺术节以一系列打破边界的“焕新”实践做出解答。

“演员的每一次呼吸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向你走来时,你甚至能感受到他的情绪把你也包裹住了。”刚看完小剧场豫剧《程婴救孤》,广州市民赵敏仍沉浸在观演的余韵中。在本届艺术节上,豫剧名家李树建带来了沉浸式小剧场版《清风亭上》《程婴救孤》,创造性地融入河南曲艺喷空元素——专职演员以说书式旁白串联剧情,降低了非豫剧观众的理解门槛;而更具突破性的是空间设计,演员从观众席入场,甚至邀请观众用粤语参与表演,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尝试,重塑了观演关系。

不止于豫剧,许多大胆创新在各个剧目中绽放。京剧名家史依弘在佛山献演《锁麟囊》时,粤语俚语的即兴融入,引发本地观众强烈共鸣;舞剧《咏春》以舞释武,实现传统武术的当代演绎;而南方歌舞团《喜欢你》则将英歌舞融入音乐剧,为非遗注入现代节奏。

与此同时,技术赋能也让艺术的“破圈”效力实现了几何级放大。李树建的沉浸式演出通过多平台直播,一些片段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千万次。“直播间里的点赞,就是新时代的掌声。”在他看来,传统艺术不妨“两条腿走路”——既借力直播、短视频吸引年轻受众,也坚守经典复排的艺术本真。

“传统与当代”更深层的融合体现在创作本身。深圳市粤剧团推出的粤剧《决战之燎原》从网络游戏中汲取灵感,演出配套的“大唐集市”游园会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据透露,该剧首场票房达23.6万元,周边销售额超1.7万元。来自深圳的中学英语教师甘红第一次领略粤剧的魅力,她在观演后感叹:“地方戏剧要争取年轻人,就应具备与当下对话的能力。”

除了“演”给观众看,邀请观众一起“聊”也成为消除神秘感、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在本届艺术节特设的“艺韵和鸣”艺术讲堂上,南北戏曲名家齐聚,共议“守”与“破”的命题。粤剧名家曾小敏提出“双灵魂共鸣”,强调戏曲与其他媒介融合需守住本体;粤剧名家倪惠英则倡导“分类创新”,主张传统戏守正、新创剧大胆融合。梨园戏名家曾静萍指出,“泉音、泉腔与‘十八步科母’程式是剧种之根”;潮剧名家方展荣即兴演示“椅子功”,诠释“程式是情感表达的精准工具”。颇有新意的理念碰撞,让观众“一站式”领略了多种戏曲的魅力。

本届艺术节也通过“观演团”、征文、惠民票等举措,推动艺术从“盛宴”化为“日常”。资深剧粉京洛(化名)辗转穗深各大剧场,花费1000多元连看9场演出,直呼“这波精神消费特别值得”;广州大学研究生吕宛凌在观赏广东汉剧《牡丹亭·情缱》与香港竹韵小集粤乐音乐会后,感觉“更直观地理解了岭南文化的深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刘茉琳与家人共赏多部作品后感慨,“家庭生活更有艺术气息了,我觉得整个城市因此变得更美好”……

当传统走进生活,当观演成为“对话”,大湾区正书写着一部艺术与公众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

网址:第五届大湾区艺术节:让艺术润泽日常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4584

相关内容

漫游艺术·优先生活,蓝色港湾第三届艺术季耀目启航
融合艺术与生活 第五届大树生活节在南宁开幕
第五届“诗意生活节”再现艺术与生活
第七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 | 精彩绽放,共享艺术盛宴!
家庭和谐艺术绽放第五届海峡论坛
“大圣”来了!深圳湾公共艺术季让艺术融入生活,展览持续至明年3月
都会美家第三届家居生活艺术节盛大开幕
第七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家庭才艺秀 幸福满社区
第二届泰幸福生活艺术节
第七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活动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