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谈判的艺术》:深入浅出地解析谈判策略,适合希望提高商务谈判能力的人阅读。 #生活技巧# #谈判技巧# #谈判策略书#
摘要:阅读对一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我们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课堂教学;课外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企图从研究和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入手,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阅读过程的切实指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及自主阅读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内涵及结构
(一)阅读能力的内涵
“阅读能力”是指独立地完成阅读全过程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是指读者从读物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通俗地说,阅读能力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或其他书面符号中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文章语言符号,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二)阅读能力的结构
在我国,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通常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
(1)认读能力:是指对文字、数字、符号等作出辨别并基本理解其表面意义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处于最低层次的能力。
(2)理解能力: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在认读的基础上,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比较、联想、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领会文本的内容。理解是阅读的核心,理解能力是衡量阅读素养的基本标准。
(3)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阅读材料中对自己游泳的信息,比如好的词句、新颖的观点、艺术表现手法等储存在大脑中。这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有利于形成阅读迁移能力,是阅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4)鉴赏能力:是读者对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的评价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课外阅读、课堂教学之于语文教学,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鸟有两翼,折一翼则不飞;车有两轮,损一轮则不行。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会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及自主阅读能力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根据相关内容提出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阅读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引导中,教师要抓住孩子大多不甘示弱的特点,开展读书比赛、心得交流等活动;还可在班上树立读书“榜样”,推出读书标兵,充分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取激励机制,如某位学生爱读书了,我们可以夸奖他爱学习了;某位同学比别的同学读的书多了,我们可以夸奖他勤奋好学;某位同学读书了,并把自己看到的故事或者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可以夸奖他善于沟通;如此等等。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当榜样!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读书的过程,重视学生自己的读书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
2.加强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策略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的策略是阅读策略的主要内容,它的核心在于如何促进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知知识的结合,发掘比字面意义更深的意义和结构,从而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第一,训练新旧知识结合的技巧。新旧知识的沟通是学习的基础,也是阅读理解策略的关键之一。一是加强课前预习,在预习时给学生提供附加资料,如以前学过的与该篇文章相类似的或相关的词语、句子以及文章。二是让学生自己边预习边给自己提问题,对新旧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三是分析课文体裁及结构。该篇课文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第二,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了中心思想,就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第三,训练学生阅读推理的技巧。因为阅读并不是只有浅显的,有时需要读者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够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图。老师平时上课,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第四,让学生背诵文章的精美词句。让学生背诵文章的精美词句,以便在以后再遇到相类似的文章,可以节省时间来理解文章大意。同时写作时可以用上这些精美词句,给文章添彩。
3.构建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从预习入手,使学生养成阅读的最基本习惯。“练习阅读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叶圣陶如是说。在教学中,注重“指导、督促、激励”三结合,教给“读、划、查、辨、试、答、疑”预习七字诀。第二,从指导方法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具体是:A.精读,即细读,就是从整体入手,突出重点精细阅读。B.品读议读,包括议中心,探求文章中心思想;议结构,了解表达形式的好处;议重点,落实本课的训练项目;议句段,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议分歧,论证不统一的看法。C.浏览性地略读,即粗略地读,抓住文章大意。D.快读、跳读,有时文章特别长,可以“一目十行”地快读、跳读。
(二)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学生将课内阅读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家长和老师合作,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1.以语文教材作为学生步入课外阅读天地的媒介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好的阅读篇目。教师教师必须确立“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多读多想,从中体悟课文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要给学生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读书”。读书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要圈点勾画,做批注。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适当做读书笔记,摘录名人名言,优美段落,妙词佳句。边阅读边积累,多阅读多积累。
2.要广泛宣传,提高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学生很大一部分的语文学习是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从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积”,指的是吸收,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发”,指的是倾吐,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是“发”的理想境界。先有所积,而后才能有所发。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眼界,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孩子思维和心理品质的长。
3.教师和家长要合作,鼓励学生读书,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教师和家长要合作,鼓励学生读书,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量”。首先必须保证阅读的时间,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再次,要给学生推荐课外书,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读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课外读物。为了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有好书读,可在教室设置“图书角”,教师带头买书捐书,学生踊跃献书。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要与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联系,鼓励孩子们办理借书证,以保证书的来源。
教师还要作好家长思想工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淀。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读书,孩子回到家后做完家庭作业,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帮孩子解答疑难问题,与孩子交流读书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已经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不读书就像缺点什么。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更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小学生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守立.阅读教学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3]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池迎迎(1984-10-),女,山东泰安人,汉族,工作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本科,小学语文教学,一级教师。
邮寄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华西路山东师范大学菏泽高新区中铁实验学校池迎迎收
手机号:13953850661
网址: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0287
相关内容
浅谈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浅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基本策略.doc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浅谈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浅谈提高英语自学能力策略.doc
在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三种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