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11-21 20:17

参观附近的工业遗产,了解城市发展历程。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周边游玩#

□ 裴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及通过复核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其中,南京第二机床厂入选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南京晨光集团的前身金陵机器局、南化公司前身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作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通过复核。

工业遗产是指工业厂房、车间、矿区等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工业设施和场所遗存。斑驳的厂房墙面、封存的回火炉和龙门吊……这些老旧的设备、物件和场所,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的产物,也是中国工业水平发展和跃迁的深刻印记和历史物证。

南京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金陵机器局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军工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率先发出“自强、求富”的民族呼声;梅山钢铁厂肩负周恩来总理“早日抢出梅山铁”的嘱托,创造过“一年出焦、一年出铁”的钢铁奇迹。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的奋斗岁月,更见证了中国制造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

工业遗产塑造着城市向新向上的品格气质,涵养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矢志复兴的历史。保护这些工业遗产,就是在保护现代工业的“文化根脉”,弘扬流淌其中的创新创造基因;挖掘工业遗产的“时代价值”,就是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文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思想就是力量。”工业遗产承载的工业文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要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不仅要在物资装备、技术研发等“硬”方面下足苦功夫,还要重视制造品牌、管理服务、文化氛围等“软”要素。为中国制造提质铸魂,就要在全社会培育和壮大工业文化,厚植敢于钻研、勇于拼搏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以工业软实力建设,赋能工业硬实力发展。

南京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保护好现代工业的“文化根脉”,让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活起来”,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昔日的南京第二机床厂,如今已成为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在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承担起新的使命任务。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工业遗产,变成能存史育人的新型产业园,让“大国工匠”的精神代代相传,续写新时代的工业故事。

网址:让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活起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9385

相关内容

工业遗产“活起来”
工业遗产再利用 城市美景展新姿
从三个实例看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再利用
中央力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打造“生活秀带”
工业遗存变身城市新景
打捞工业“遗珠”,点亮城市生活
多部门: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 带动城市更新改造
多部门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带动城市更新改造
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工业遗产不仅要“保得住”,而且要“保得好”“活起来”

随便看看